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党建网 > 专题库 > 《党建》杂志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产业集团

发表时间:2025-07-30 来源:2025年第8期《党建》杂志

刘 宇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集团”)于20241018日揭牌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对组建中国资环集团专门作出重要指示,为资源循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资环集团党委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产业集团,担当起“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荣使命,努力把中国资环集团打造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阵地。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感悟真理力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中国资环集团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以理论上的透彻、认识上的清醒、专业上的精深,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

深刻感悟人民至上、生态为民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态需要、保障人的生态权利、保护人的生态安全。中国资环集团作为绿色发展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肩负着在经济领域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的使命,必须坚定人民立场,树牢“深挖城市矿山、守护绿水青山”的理念,以高质量的资源循环开启“第二矿山”,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再生资源和产品,不断赋能产业链前端众多从业者,在提升资源循环质量、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中,扛起增进人民绿色福祉的责任担当。

深刻感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生产和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国资环集团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严格落实组建集团公司的方案,立足划转企业“基本盘”做优再生钢铁、做强再生纤维,急国家之所急,聚焦资源循环行业难点痛点,加速布局动力电池、电子电器、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等循环利用业务板块,让闲置设备、废旧物资高效流动起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挖,促进减排降碳、生态保护,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深刻感悟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只有把有限的资源高效地循环利用起来,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资环集团坚持“资源有限、循环无限”“对产品的梯次利用是更大节约”的理念,树牢系统观念,既打通梯次利用、降级使用的传递链路,又完善精细拆解、再生利用的闭环通道,尊重产品价值,提升使用效率,最大程度上实现节约集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实现科学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这一重要指示既明确了任务书、路线图,又用“两个坚持”揭示了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中国资环集团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谋划集团公司发展、做强做优做大产业的根本遵循,确保集团公司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更好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以“两个坚持”为实践指引。中国资环集团认真贯彻“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重要要求,深刻认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重要论断,遵循物质守恒定律、对立统一规律,善于从废旧物资中发现资源价值,积极创造技术、市场、文化等条件,促进从“废”到“宝”的转化。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重要要求,深刻认识在从废旧物资到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创新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坚持把创新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积极谋划建设创新型企业,在公司成立3个月时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汇聚领域领先人才,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上下足功夫,尽快掌握更多“独门绝技”,加强与新能源、新材料的深度结合,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敞开大门谋合作,在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建立开放机制,深化与国内外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的交流协作,加快融入“海外圈”,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共建资源循环产业联盟,在优势互补中形成强劲的行业带动力。

以畅通产业链条为关键之举。产业链条畅通是一个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资源循环行业存在着回收体系不完善、加工处理环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上下游衔接不畅等问题。作为资源循环领域的央企,中国资环集团从成立伊始,就面临着打通行业产业链、促进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现实任务,致力于构建一体化循环体系,推动产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资环集团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打破行业壁垒,贯通资源回收、梯次使用、拆解、加工、再利用全链条,促进形成从高端研发、先进制造到高效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内生动力。

以打造全国性功能性平台为实施路径。资源循环行业涉及品类多、覆盖领域多、经营主体多,建设全国性功能性平台尤为重要。“全国性”意味着这个平台要打破地域限制,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运营管理机制,形成广泛覆盖的网络布局,具备强有力的资源整合与科学调配能力。“功能性”意味着中国资环集团在扛起经济责任的同时,要肩负更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全面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可靠的兜底保障者、“两新”政策的坚定执行者、行业规范标准的先行探索者。着眼于加快建设这一平台,20254月,中国资环集团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分别召开展业推进会,成立9家子公司,6月份又在上述重点区域紧锣密鼓组织生态链合作对接会,共建资源循环生态链,打造央地合作共赢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中国资环集团将加快推进子公司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全国性功能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扛牢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看待资源利用问题,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尤其要确立这个观点。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因此,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中国资环集团作为“国家队”,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把准功能定位,探寻发展与安全、发展与保护的最优解,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质量和水平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践行国家“双碳”目标中扛牢责任担当。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任务。20209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资环集团在2024922日完成注册,正是对坚定践行“双碳”目标的铭记与宣示。中国资环集团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对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有效减少资源开发、暴力拆解、填埋或焚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影响、产生的碳排放,并积极开展碳足迹溯源,推进资源循环领域碳资产、碳交易、碳金融研究,培育“双碳”赛道核心竞争力,打造循环经济新增长极。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环保宣传,推动“城市矿产”“生产者责任延伸”等理念深入人心,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观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中扛牢责任担当。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这一体系中处于枢纽位置,有助于推动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引导更多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中国资环集团将深入落实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领域、重点方向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用好社会资本,实现国企民企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循环经济领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规模效益,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架起重要桥梁。

在保障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中扛牢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立足国家战略全局,中国资环集团的组建与发展对于发挥央企兜底保障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维护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资环集团将科学合理布局,强化兜底保障,做好第一个五年规划研究,大力提升源头优质资源掌控力和专业化处置能力,寻找、深挖“第二矿山”,增加再生资源供给,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自给率,有力维护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可靠的资源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中国资环集团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公司发展的思想北斗、实践航标,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模范,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展业兴业,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步伐,全面提升战略支撑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王孟秋)

网站编辑:王博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