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绝非一劳永逸
丛 颖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经过多年持续整治,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为之一振。但越是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越容易滋生麻痹思想、懈怠情绪。倘若此时“歇歇脚”“松松劲”,之前付出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当前,顶风违纪行为时有发生,隐形变异现象潜滋暗长,风腐问题紧密交织,防反弹任务依然艰巨。这警示我们,作风建设绝非一劳永逸,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必须时刻保持“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紧迫感,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以时代新风凝聚磅礴伟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作风建设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良好风气的培育形成,离不开日常的教化引导;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贵在持之以恒、融入日常。面对改革攻坚的“娄山关”“大渡河”“腊子口”,各级党组织要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做到管事必管人、管人必管思想、管思想必管作风。要善于将作风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有机融合,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特别是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中,更要注重将作风建设具体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作风建设重在细节,必须环环抓。群众评价作风建设成效,不看会议开了多少、文件发了多少,而看实际问题解决了多少。制定并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的过程,就是改进工作作风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就是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并不断深化拓展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疾,到纠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积弊,各级党组织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尺,让群众在一件件具体实事中感受到风气持续向好。当前正处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攻坚阶段,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既要就事论事解决个性问题,更要举一反三破解共性问题;既要回应群众关切的具体事项,更要建立防范问题滋生的长效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作风建设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
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作风问题往往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存在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其症结就在于没有抓长。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涤荡思想之尘,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祛除作风之弊,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清理行为之垢,把铁规矩、硬杠杠转化为自觉遵循,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各级党组织要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以制度固化作风建设成果,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孟雅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