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郭志民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党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高地,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凝聚磅礴发展力量。
坚持党性原则 彰显党报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个重大国家战略,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让新闻舆论工作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时政报道。做好时政报道,是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途径。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谋划推进时政报道,准确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基调和重点,创新体裁形式和方法手段,让新闻报道契合时代要求、人民需求,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此期间,海南日报推出一批思想深刻、富有新意、传播广泛的报道、版面和产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海南落地生根,用鲜明的版面语言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南日报着眼“向总书记报告”,重磅推出特别策划《总书记的话,我们铭记于心》,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以“头版报眼导读+5个整版”的篇幅,展现琼岛儿女牢记嘱托、实干担当,努力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生动实践。
加强思想引领,创新理论传播。为提升理论传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更好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更好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日报整合升级原有理论专版推出《理论周刊》。升级后的《理论周刊》,注重思想深度、现实关切、融媒传播,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力、琼崖精神等重大主题,推出一系列重磅理论文章,为读者奉上丰富的精神食粮。2024年4月,海南日报创新推出理论微纪录片《芳香》,从百姓视角出发,以一个个典型人物故事,记录海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实践,彰显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引领海南广大干部群众在见证村庄、村民之变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拼搏力量。
强化内容设置,提升舆论引导。随着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全岛封关运作步伐加快,国家、地区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多元思想交织,这些,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着力发挥主力军作用,把党和政府想说的、媒体日常关注的、公众平时关心的话题,巧妙转换为舆论引导议题,实现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引导。海南日报推出“海客谈”微信公众号,围绕省委关心、百姓关注的工作,加强内容设置,以深度观察形式解剖、解读重要新闻事件,在关键时刻早发声、敢发声、会发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亮明观点态度,积极引导舆论热点。此外,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还围绕生态治理、营商环境等问题,组织精锐力量加强舆情采写并实行分层定向报送,充分发挥“啄木鸟”作用。系列舆情专报,既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省内干部作风的转变,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提供了舆论支持,也让舆论监督这个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推动党和政府工作的利器更好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媒体融合 提升党报发展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一体化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推进“海报深融三年工程”落实落地,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真正做到受众在哪里,媒体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驱动全员转型,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2024年,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出台海南日报客户端采编一体化实施方案,建立报端融合运营委员会,正式启动新一轮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在改革实践中,集团坚持以“流程再造”为重点,把做大做强海南日报客户端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打破采编部门壁垒,构建起以“五级战斗体系”为核心的全媒体“作战”架构,强势驱动全员转型、进入主战场。整合海南日报编辑中心、理论评论部、新媒体部、时事部、摄影部,成立全媒体编辑中心,优化精品内容创作流程,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建立起覆盖策划、制作、发布、考核等全链条的全媒体一体化运作体系。
加强技术支撑,数字赋能媒体融合发展。基于海南独特的地理区位,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全岛同城化”理念,按照“全省一朵云、全域一盘棋、全岛一张网”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字赋能,以“南海云”为核心技术底座,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完成“策、采、编、审、发、评、馈”全链条覆盖。同时,“南海云”强化技术服务输出,以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目标,推进省、市、县三级媒体融合衔接,实现平台共享、资源集约、融合传播,以数字技术赋能媒体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全省各级媒体一体化传播新格局。
强化理论研究,探寻融媒体发展规律。自2019年起,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管媒体原则的发生机制及其在新媒体治理中的实践研究”,推进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海南的生动实践研究”以及海南省马工程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现代传播体系构建研究”。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省内科研院所,聚焦海南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情况,深入调研融媒体发展模式和路径,系统分析所涉及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传播技术、产业发展、人才激励等关键环节,探寻海南融媒体发展的特殊属性和规律,为自贸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打造外宣高地 凸显党报传播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随着封关运作步伐的加快,全球经济要素资源和注意力资源高度聚焦海南,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总体外宣大局,增强海南国际传播的影响力,是海南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
成立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形成全球传播网络。2019年11月,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负责运营的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以该中心为重要一环和主要支点,海南建立起“海南自由贸易港‘333’国际传播体系”,即造好自主发声“三大平台”、用好借嘴发声“三大渠道”、建好对外发声“三大支撑”。目前,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总粉丝量超过600万,已初步构建起面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10余种语言对外报道,并可在超过1000家境外媒体落地的全球传播网络。近年来,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围绕“传播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推广丰富多彩的海南特色文化”这一传播主脉络,充分用好海南特色文化IP,制作推出了《三位老外的“黎锦梦”》《跟着非遗看海南》《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爱乐之岛》等国际传播精品产品,对外积极传播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海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双语生态人文微纪录片《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4季)在国内外传播平台总点击量超过2亿人次,被中宣部评为“优秀外宣产品”。
整合国际传播资源,形成对外宣传合力。2022年,在海南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建立起“报台网”融合协同机制,实现两大传媒集团国际传播板块在采编业务层面的融合协作,初步形成“一支队伍作战、一套机制运行、一个品牌对外”的工作格局。融合后,国际传播板块人才队伍得到有力加强,形成了由40多人组成的全媒型、创新型、自主型国际传播队伍,其中七成人员具有海外留学和海外工作背景。此外,该板块还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培育建立起一支超过150人、国别涵盖50多个国家的“海外传播官”队伍,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高位谋划打造国际传播中心,精心策划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海南逐步形成了“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社会力量”多主体参与的大外宣格局,构建起多层级联动的对外发声机制,不断放大自贸港国际声量。
(作者系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碧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