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四种关系” 加强机关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安徽省宣城市纪委监委
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安徽省宣城市纪委监委始终把机关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在手上,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不断优化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全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年轻纪检监察铁军。
处理好“政治过硬”和“业务过硬”的关系,常态化发现储备年轻干部
宣城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政治过硬为第一标准,注重素质能力,主动畅通渠道,加大力度发现、识别、储备机关年轻干部,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结构。
主动发现识别干部。创新委机关分管领导主评、对口联系室参评、驻在单位民主测评、派驻(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与其他工作人员互评的多维度综合考评办法,坚持将优秀年轻干部发现识别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任职考察、年度考核等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坚持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一线中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真正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年轻干部挑选出来。开阔选人用人视野。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统一部署,常态化开展“三跨”交流,打破地区、部门、领域界限,充分发挥选调生、公务员招录主渠道作用,确保年轻干部来源宽广、经历多样。规范进退留转机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实行精细化管理。结合干部调整,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实现年轻干部从“遴选入库—跟踪培养—出库使用”动态管理,并明确应调整出库的若干情形,将受到相关处分、工作表现不佳、群众反映差等不符合条件的干部及时调整出库,推进年轻干部能上能下、优进绌退,形成良性循环。
处理好“事业发展”和“干部成长”的关系,常态化教育培养年轻干部
聚焦个体差异和发展所需,宣城市纪委监委积极实施优秀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主动为机关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平台、铺设道路。
定制培训套餐。围绕干部全周期成长规律,持续实施年轻干部“青檀工程”,将培训课程与强化政治训练、提升素质能力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新进年轻干部的知识短板、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实行“师徒结对”一对一培养模式。同时,积极探索推行研究式、案例式、沉浸式等培训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增强培训的针对性。2024年以来,针对年轻干部举办8期培训班,培训2000余人次。注重实践锻炼。有针对性选派年轻干部到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一线摔打锤炼,促使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计划地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在巡视巡察、案件审查、文字综合等吃苦吃劲的岗位上摸爬滚打,在不断攻坚克难中磨练担当重任的过硬本领。强化跟踪问效。由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和干部监督室联合对年轻干部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定期开展实地走访、个别谈话,近距离了解年轻干部政治素质、思想状态、工作表现等内容,结合年度考核、部室评价等方式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跟踪问效、综合评价”档案,实时记录到年轻干部信息库中,作为下一步培养使用的重要参考。
处理好“软性教育”和“硬性约束”的关系,常态化监督管理年轻干部
宣城市纪委监委秉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将软性教育与硬性约束同向发力,帮助机关年轻干部把好成长的“方向盘”、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加强教育引导。紧盯年轻干部入职、交流、提拔等关键节点,分层分类精准开展廉政教育,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多渠道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加强日常监督提醒,教育引导其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心理,督促其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稳步成长。实行动态考评。建立健全专项考核、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与平时了解相结合的跟踪考核机制,优化调整“述职调度”机制,更加注重看政绩的成色和含金量。坚持把年轻干部思想政治表现、廉洁自律情况等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以定期专题调研、日常考察、选拔任用为抓手,将考评结果及时录入年轻干部信息库,作为培养、管理和选用的重要依据。凝聚监督合力。建立横向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责任体系,实现部门监督信息互通、全程协同、同步预警。尤其注重加强年轻干部“8小时外”监督管理,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尤其对处在管人管钱管物管案件等关键岗位的年轻干部,“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防止年轻干部“刚起步就跌倒”。
处理好“从严管理”和“关怀厚爱”的关系,常态化关心关爱年轻干部
聚焦机关年轻干部管理,宣城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严管的“深度”提升关爱的“温度”,努力实现从严管理出战斗力、真诚关爱出凝聚力。
建立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委机关各部室和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坚持制度化、经常性开展同年轻干部交心谈心、家访互动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分析研判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和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2024年以来,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家访活动156人次。建立关心关怀机制。举办趣味运动会,插花、剪纸,演讲、征文、书法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年轻干部业余生活,积极培养年轻干部健康的生活情趣。同时,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现实困难、兴趣爱好等情况,及时化解疑难困惑、舒缓心理压力,教育引导其经济窘迫不伸手、婚恋受挫不失志、交朋处友不出格。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年轻干部在严守纪法规矩的前提下,敢闯敢试、开拓创新;严肃处理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真正让年轻干部在廉洁上“管得住手脚”、在事业上“放得开手脚”。建立暖心回访机制。积极开展受处理处分年轻干部“暖心回访”,强化跟踪了解,引导其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以行动表态、用实绩说话,对表现良好、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大胆重新提拔使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执笔人:吴宝成)
(责任编辑: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