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党建要闻 >
党建网 > 党建要闻 >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举办

发表时间:2025-05-22 来源:人民日报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本地产聚酯切片的中亚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标志着重庆首趟图定中亚班列正式开通运行;新加坡乌节路购物街与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开启“路圈联动”;“五一”期间,重庆入境游火爆出圈,相关线上平台数据统计显示,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93%……

从物流运输“一条线”到对外贸易“一张网”,不靠边、不沿海的重庆正在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正以“陆海联动、四向融通”的姿态,加速驰骋在开放的前沿。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如约而至。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本届西洽会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深化交流互鉴、促进产业融合,助推西部产业再升级。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赴渝共拓市场机遇,共绘发展蓝图。

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提升开放通道运营效能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之前,重庆出口的物资必须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上海、宁波等城市,才能走海运出港,从重庆到沿海港口城市耗时超过20天。”美联物流总裁何道国说,如今,重庆生产的物资可以通过铁路直抵广西钦州港,“时间缩减到10天之内,每年物流成本节省超过百万元。”

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让重庆成为周边地区货物的集散中心——在果园港,来自四川宜宾、泸州、广元等地的集装箱在此中转,然后走向全球;在鱼嘴货运站,2024年有超过40万辆商品车从这里分拨至全球……

重庆不断增强东西南北“四向”通道承载能力,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五型”枢纽能级,加快建设内陆国际大通道大枢纽和国际物流集疏运中心。

在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借助中欧班列,我们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联系,我们出海的第一站就是哈萨克斯坦。”公司董事长马兵说,乘着对外开放的“东风”,公司让自主研发的水处理设备、净化技术“走出去”。目前,该企业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已经在泰国、印度、马来西亚、智利、巴西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市场。

2024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25.2万标箱、同比增长41%,货值467亿元、同比增长67%,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联运货物14.5万标箱、同比增长56%,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

稳外贸强外资,推动开放产业提质增效

外贸进出口总值1651.4亿元,同比增长4.1%。

这是今年一季度重庆交出的外贸成绩单。成绩的背后,是重庆多维度发力护航企业“走出国门”的努力。

重庆峻驰摩托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工人们正麻利地组装车架,一辆辆高端竞技越野摩托车经过车架车厢制造、装配等工序后逐渐成形。

作为一家专注生产高端休闲竞技越野摩托车的企业,峻驰公司凭借产品高性能、操控性强、质量过硬等优势,短短几年间就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今年以来,公司销售额已超过4000万元,生产线处于饱和状态,生产订单排到了6月份。

除了传统的外贸产业,重庆着力改善贸易结构,提高外贸韧性,扩大“新三样”出口,推动“渝车出海”,升级“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进一步提升重庆品牌全球影响力。

以创新引领为发力点,全力打造外贸新动能。今年3月,在重庆海关所属两路寸滩海关的监管下,重庆雨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的1080个汽车变速箱控制模块旧件顺利运抵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投入保税再制造生产。

对外贸易稳中向好,离不开优质的营商土壤。在梁平区,戏水族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有拓展海外市场的需求。梁平区商务委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调研,成功帮助企业打通境外投资通道。今年3月底,该企业在海外新设立公司,为下一步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打下了基础。大渡口区通过实施专门计划,助力重庆小面、体外诊断、环保科技等优势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落。重庆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排名均稳居西部前列,累计落户3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两江新区,总投资22亿元的重庆迈特光电有限公司光掩膜版项目投产,安道拓中国技术中心扩建落成,康师傅饮品重庆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正加速建设,预计将于明年投用;在璧山区,重庆新世界酒店、东南亚风情小镇、砂之船奥特莱斯等项目相继落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安道拓全球业务的增长引擎,这是我们在全球最大也是最好的技术中心。”安道拓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作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重庆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陆续出台《重庆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实施方案》《重庆市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不断加大外商投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振外资外企投资的信心。

建设西部对外开放门户,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重庆市江北区星光68购物广场,一名韩国游客正在办理离境退税业务;在江北区一处新晋网红打卡点,不少外籍游客正在打卡“生吞列车”。“吃完火锅就来‘吃单轨’。”一名新加坡游客打趣道。江北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大力促进入境旅游发展。

开放的环境,带来新的机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江北从‘买全球’‘卖全球’两端发力,提高商业繁荣度和开放引领度。”江北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北区聚焦“四首经济”,2021年以来,引进品牌首店432家,举办各类首发、首秀、首展超300场。

这只是重庆开放环境不断优化的缩影。在两江新区,莱佛士国际医院、哈罗礼德学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等国际性医疗、教育资源纷纷落户,国际配套体系不断完善。营商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在渝中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法律识别及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举行,该中心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多、法律政策复杂的情况,出具相关投资法律建议报告,便于政府和企业了解法律风险、提前应对。

从完善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国际社区等配套设施,提升国际要素集聚度,到推动越南驻渝总领馆开馆、吸引更多外国领事机构在渝设馆、提升国际事务参与度和对外交往活跃度,再到举办西洽会等全球盛会……重庆通过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政策叠加发力,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助力重庆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消费枢纽。

开放的环境,为重庆筑起产业高地。今年4月,四川自贡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重庆铜梁高新区联合召开“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链对接专题会”,收集19家企业原材料、产品供需清单共计39项,金额约11亿元。在南川区,重庆市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吸引46个优质项目落地。江津区依托珞璜港、小南垭铁路物流枢纽、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等开放枢纽和开放平台,吸引众多物流业、服务业、制造业企业纷纷落户。

新征程上,重庆正以开放昂扬的姿态奋力向前!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2日13版(本报记者  李增辉  常碧罗

网站编辑:朱琳瑄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