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引领 打造新时代民办高职新样态
    发表时间:2020-01-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杨清国  鲁 言  张江南  顾洪江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始终坚持把“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紧紧抓在手上,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学校全面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各类技能型专业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出新时代民办高职教育的新样态。

     

    党建引领,筑牢学校建设发展根基 

      学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标准,明确党组织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党建工作贯穿学校建设发展全过程,使学校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树牢“最大政绩”理念,全力推进党建工作。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履行党建责任清单,强化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中落实党政交叉任职、校院两级党政联席会、党组织生活台账、三级党校培训、支部“双带头人”、意识形态责任制等制度,确保推进党的工作有效果;注重推行“三亮三比三争”党性锤炼工程,创建“三型”党支部与“七个有力”党支部,培育与专业相融合的“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党建+”等创新性项目,确保开展党的工作有抓手;做实党员发展“三投票五公示两答辩”制,力推党员教育管理“PDCA生态循环”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建设党的队伍有规范。学校党委在注重抓好“三会一课”的同时,以“学习强国”为依托,抓实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的持续性,一批“学习达人”和学习型优秀党组织活跃在校园中,全校党员的学情也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通过引领、带动,全校师生形成了踊跃下载、积极使用“学习强国”的浓厚氛围。

      筑牢教育“生命线”,强力推进“三全育人”。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爱国主义和“四个自信”教育融入思政课,打造思政小课堂,并与社会大课堂和“学习强国”“易班”等网络课堂组成一体化的思政课程育人共同体,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深挖“课程思政”潜力,将红色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与工匠精神等思政育人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通过“惠师凝心”工程、优质服务月活动等不断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勠力推进主题教育。学校党委紧扣学校中心工作,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其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统一起来,既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了150余项规章制度,把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统一起来,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近年来,学校党建工作先后获国家、省、市级党建系统表彰20余项,其中广东省党建“双创”样板支部1个、标杆院系1个,获广东省“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2个、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立项国家教育部门党建“双创”样板支部1个,并于2019年被立项为“广东省党建‘双创’示范校创建单位”。

     

    立德树人,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研究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以德为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党委始终严把教师思想品德关,将教师的师德师风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干部选拔等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党性锤炼工程建设中,突出考核党员教师在师德师风上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开展校级“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并组成“师德师风”巡讲团,深入二级学院进行经验分享;定期邀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等举办优秀事迹报告会。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有效增强了教师“四个意识”,促进了师资队伍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多措并举,实施人才引培工程。学校制定了《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办法(试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教职工在职攻读学位管理办法(修订)》等制度,建立一批名师(大师)工作室并试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前往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进行培训,并推行“双师”教师校本能力测试;注重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开展各种类型的“以赛促教”活动,近年来学校教师先后获国家、省、市级教学技能竞赛奖110余项。

      惠师凝心,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学校探索民办高校退休补充保障机制,着力完善教职工退休补充养老和住院二次医疗保险;设立教工董事,及时向资方反馈教师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依托工会开展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向心力。2019年学校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学校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也吸引了包括享受国家政府部门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教学名师来校工作。2019年,学校成为广东省首个“珠江学者”设岗的民办高职院校。

     

    内涵立校,着力打造特色专业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狠抓内涵建设。

      优化专业结构。学校采取“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专业优化方式,加强专业设置引导和调控,在紧缺领域的专业做“加法”,对产学结合难以深化、招生就业情况不佳的专业做“减法”,通过集中力量组建专业群,资源配置指向更加集中,优势得以凝聚,确保学校专业结构可持续健康发展。

      打造品牌专业。学校确立“品牌带动、特色引领、集群推进”的专业发展战略,以国家骨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为抓手,搞好专业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建成国家骨干专业3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品牌(重点)专业6个,申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建成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现代建筑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国家集训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特色立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11年以来学生共获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奖项661项,其中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职教赛道银奖;获批成为国家教育部门首批“1+X”证书试点单位、住建部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试点单位,参与和主持的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近3年的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年度考核中,作为仅有的A类规划建设的民办高职院校,成绩优异。

     

    产教融合,服务湾区经济建设 

      学校强化机遇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把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校企共建,服务社会。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组建了广东城建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名优企业共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教育集团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大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EPC项目(勘察设计)等,为广东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实训中心承担起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赛、培、学”活动,年累计培训近万人次,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学校注重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建立“四方联动,共生发展”的“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获批国家教育部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推动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深度融合项目,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和“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两个平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了城建—中辰卢旺达实习基地,并选派优秀师生前往开展实习实践活动;与美国通用电气共建“GE大学计划—GE自动化&控制工业互联网控制系统实验室”;签约共建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华为ICT学院),产教融合共建专业、队伍和基地。现有合作企业300余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5个,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48项,完成社会服务150多项。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站在新的时代起点,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秉承“修德、砺能、崇学、尚行”校训和“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按照“党建引领、思政护航、创新发展、立德树人”的工作思路,为创建全国民办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前行。

    网站编辑:杨 丽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