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在螺旋上升中铸魂育人——江苏师范大学多措并举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发表时间:2019-08-05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大学思政课中的不少内容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因此这些课对我们吸引力不大。”一年多前,一项关于江苏师范大学思政课情况的调查报告送到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手中,不少同学提出的上述意见引起各位成员的关注和思考,如何破解难题,上出具有大学风格和大学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江苏师大亟需解决的课题。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进一步上好思政课提出了新要求。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近年来,江苏师大围绕为党育人的初心和为国育人的立场,从需求端出发、于供给侧发力,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在专题化教学、实境式课堂、引领型实践上不断创新探索,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出高度、上出味道、上出效果,在螺旋上升中铸魂育人。

     

      专题化教学: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今年3月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唱衰和担忧中国经济的议论此起彼伏,有些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各位同学你们怎么看?”伴随着问题提出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华桂宏教授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授课。他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和鞭辟入里的透彻分析,使这堂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有意思”“水平很高”是很多同学的感受,出勤率、抬头率也随之提高。“学校思政课现在实行专题化教学,我专门负责讲授‘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专题,如何借助自己一直以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上好这个专题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华桂宏说,党委书记带头上好思政课也是高校坚持多年的传统。

      在江苏师大,华教授提到的专题化教学已经实现了研究生思政课的全覆盖。高校思政课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以往“一本教材教到底”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专题化教学,这个问题得以逐步解决:每位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专业优势选择最“拿手”的专题,以专题为向导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既实现内容资源的有效整合,又确保了优质师资的最优配给,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大大激发了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上课的底气也更足了。“专题化教学模式下,不同风格和特点的老师轮番精准授课,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于中小学的高水准思政课,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江苏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石海兵教授说。

      此外,学校还邀请学生参加到思政课各大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中,倾听同学们的真实声音,根据他们的意见反复修改打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在教材基本观点、学生困惑点、社会热点中提炼问题并联合攻关,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实境式课堂: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同学们,这就是当年支前民工用过的独轮车,它见证着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参观这里时指出: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3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印少云教授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作为实境式课堂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专题就专门在这里讲授。从为了革命胜利舍身炸地堡的英雄到深入敌营劝降一个团的“虎团长”,从用一根小竹竿见证革命历程的支前功臣到用半截棉袍与时间赛跑抢救伤员的支前民工,再到为了救战友将生命定格在19岁的年轻通讯员……同学们在聆听一个个红色故事中、在参观一件件实物和图片中深切感受“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作、决战决胜”的伟大淮海战役精神。

      在江苏师大,这样全新的思政课打开方式还有很多。从革命纪念馆到部队营房、从企业厂矿到田间地头,处处都是他们的实境式课堂。围绕徐州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学校深挖其中的育人成分,保持高校思政课与地方教学资源实现地缘相近、发展相依、人脉相亲。在王杰部队体会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生动实践,在潘安湖湿地公园感受绿色发展带来的美丽蜕变,在贾汪马庄目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在徐工集团见证“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同学们在探索中发现,曾经那些看起来似乎很枯燥的理论其实都是生动而鲜活的,都有着源头活水。“我们希望通过实境式课堂,让课本知识变灵活、使思想理论变生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印少云告诉记者。

      通过实境式思政课堂的建立,学生们得以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封闭的课堂,呼吸地方气息,与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者、建设者对话,同伟大时代的脉搏同频,让理论在汲取地方资源的养分中更有魂、更有根、更有源,让思政教育在实境走访体验中更有特色、更有灵动、更有地气,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引领型实践:提升思政课获得感

      2018年暑假,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敦操乡打召村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大学生志愿者。由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9名同学组成的“贵州喀斯特山区苗族村寨推普脱贫实践团”为这个贫困村带来义务普通话培训,助力精准脱贫。他们还针对当地普通话零基础,为有外出务工能力的青壮年编写《推普最简100句》,让他们可以具备最基本的普通话交际能力,以外出务工等方式实现脱贫。他们的做法还得到了教育部和团中央“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专项支持。

      说起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实际上是受一堂《形势与政策》课的启发。当时,在“脱贫攻坚”专题的讲授中,范锋老师鼓励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建议大家把想法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与范老师的沟通和探讨中,来自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的9名同学很快组建了团队,他们决定利用播音主持艺术和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优势,借助普通话推广,致力于贫困山区的脱贫工作,把青春书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在江苏师大,立足学院特色和专业特点的暑期社会实践还有很多,从敬文书院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儿童“U-G-P”阅读成长协同计划”,到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绿色梦想”新型城镇化调研小分队,再到传媒与影视学院的“黔东南脱贫攻坚地区媒体运营及助推实效调研团”……都是扎根中国大地、书写青春梦想的生动写照。

      实践育人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一堂优秀思政课的应有之义。围绕思政课回归“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和“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发展于实践”的价值本位,江苏师大坚持将思政课“教育点”和社会上的“实践点”相结合,开辟思政课实践活动基地,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和“社情民情”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子。“通过实践,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思想理论转化成实践成果时的巨大力量,也增加了自信心,以及满满的获得感。” 推普脱贫实践团成员王辉同学说。

      学校还积极发挥思政课在志愿服务精神上的引领作用,连续3次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多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并被江苏省首批授予“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在徐州市国际马拉松赛、“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春运暖冬行动等大型活动中,均活跃着江苏师范大学志愿者的温暖身影。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江苏师大将继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强化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和行为认同,把高校思政课上得更好,真正实现螺旋上升,培育更多担当复兴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华桂宏说。

      (江苏师范大学李坤供稿)

      

    (责任编辑:朱琳瑄)

    网站编辑:朱琳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