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刘站:我与广播的岁月情缘
    发表时间:2019-11-13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在如今这个众声喧哗、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虽正值盛年,却有着一个与同龄人颇为不同的爱好——听广播。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了小学。那时,农村的文化资源比较贫瘠,除了偶尔在村里看场电影外,几乎没有别的方式去接触外面的广阔世界。我父亲是个头脑活络的退伍军人,他当时从事贩卖牲口的营生。家里也养着几头牲口,除了看书学习之外,我还有了一项重要的“兼职”——每天傍晚赶着这些大家伙到河边放牧,以节省喂养的饲料成本。这个活儿不重,只要留神照看一下即可,它们也很老实,只顾吃草。村口的电线杆上绑着一个大喇叭,每天在中央新闻之前都会播放半个小时左右的文艺节目。那段文艺广播成了我放牧生活中排遣无聊的快乐源泉。

      当时听到的很多内容,现在都不记得了。印象深刻的仅有两部作品:一部是女声独唱《童年的四季》,结尾是“……爷爷给了压岁的钱,奶奶蒸了香香的年糕团,屋外面下大雪,屋里忙过年,这是故乡温暖的冬天……”;还有一部是关于“哪吒传奇”的长篇快板书,大概连播了快两个月,我基本上全听完了。儿时旧事过去快三十年,这两部作品的遗音雅韵仍在我的耳边依稀萦绕。

      20世纪90年代初,上了中学,家里为支持我学英语,给我买了一台收录机,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新阶段的广播人生。那时电视机正日益普及,广播受众正逐步流失。为了巩固自身阵地,从事广播事业的媒体人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收音机里“点歌送祝福”节目。这类节目的主要听众是大中学生,大家频繁地给主持人写信,把流行歌曲送给好朋友或恋人。当听到主持人读到自己的点歌信时,那兴奋激动的心情真是言语所难形容,大概相当于现在买彩票获大奖那样吧。

      21世纪初,我考入大学,广播事业的发展态势保持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一个市级广播就有10多个频道,让不同喜好和诉求的听众能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广播的技术性能也大幅提升,调频代替了中波,背景噪音极低,音质更清晰,音色更完美。每晚入睡前带着耳机,听着袖珍收音机里或沧桑或激情的音乐,成了我大学时代最难忘的精神享受。

      毕业以后,由于工作岗位不稳定,在很长时间里,听广播的习惯一度离我远去。直至前两年,我进入了政府机关,事业和生活有了稳定的平台后,我又重拾了久违的爱好。这时,我已不用再单买一台收音机了,智能手机广泛普及,下载一个相关APP,就可以听到从中央到地方、从个人到机构的各种节目,成千上万个频道,令人乱花迷眼、无从选择。而我最常听的还是“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经典节目,它们构建了我对中国社会发展走向的大体认知。

      去年春末,央广、央视和国广三家中央媒体合并,以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节目主持人第一次出现在了电视上,作为老听众,我见证了这一时代盛景。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能被动地“听”广播,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我可以与主持人交流互动、表达看法、提出建议,这放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

      广播情缘,一系难解。广播陪伴我的四十年,是改革开放重塑中国的四十年。虽然我们彼此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时光流转,初心永恒。

      改革没有止境,奋斗不会止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下一个四十年,我和广播一起见证着新中国更多的佳绩和辉煌。

      (工作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纪委监委)

      

    网站编辑:孙梦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