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耿沈晖:市政道路新变化,感谢祖国新发展
    发表时间:2019-08-19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我,有幸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家乡江南小城道路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我出生在溧水城郊的一个农村。小时候,出的最远的门就是跟随外公去人民医院看病。印象中,老溧水的人行道很窄,有点破旧,车也不多,道路中间有隔离栏杆,偶尔还能看到有人跃跃欲试想翻栏杆,但最终在戴袖章大爷的呵斥下苦笑作罢。作为溧水的地标性建筑——南门金蛙转盘可不能不看,有条件的话,还会拍照留念。狭窄与破旧,这是老溧水道路留给我的最初回忆。

      当我步入高中时,三年时光让我对于溧水县城有了更多的了解。那时候,学校周边均是农田和村庄,北门门口的道路叫做金蛙路,路两侧鲜有绿化,基础设施也较为陈旧。由于缺少人行道,大大小小的事故也频频发生。不过,假期最幸福的事情则是招手拦下“金蛙小三轮”,行驶在水泥加铺沥青俗称“白加黑”的道路上,经过一路的晃动和颠簸来到县城最繁华的通济街。在大吃一顿之后,三两成群地走街串巷,然后再回学校报到。颠簸与不畅是我高中三年对这座县城道路的最深感受。

      之后,我在外求学、工作了六年,这期间回家的次数较少,但每次经过县城,总是不经意的看到一座座高楼平地起、一条条道路不断畅通,金蛙三轮也早已销声匿迹,以往的水泥道路一去不复返,心中涌现出远离家乡的陌生感和由衷的自豪感。

      如今,我加入了溧水城市建设的队伍,成为了一名城市道路的建设者与维护者。在大家的努力下,溧水这座小县城日新月异,我们的道路正在改变,透水混凝土人行道、海绵城市排水新理念、智能交通等道路技术正与大都市不断接轨,城市拥有了绿意盎然的珍珠南路银杏大道、四季如春的宝塔路花园大道、风景如画的无想山观光大道……道宽了、路畅了、城美了,宽、畅、美是如今溧水道路带给我的切身感受。

      溧水这座城市的变化是祖国成立70周年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既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带领下的生动实践。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们每一名溧水劳动者都将继续努力和不懈奋斗,坚守岗位,多做实事,向伟大的祖国献礼!(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城建局)

     

      (责任编辑:孙梦雨)

    网站编辑:孙梦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