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周建道:“柴火”的变迁
    发表时间:2019-08-05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安徽省临泉县土陂乡南三里庄是我的家乡,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关于柴草的故事最多,印象最深刻,记忆也最难忘。

      众所周知,“柴米油盐酱醋茶”,“众人拾柴火焰高”,把柴放在首位,足见中国人对其的重视。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没有柴,不要说想饱口福是一枕黄粱、无从谈起,就是想暖和一下也是可望而不可及。对此,我和乡亲们有着切身的体会。

      小时候,听村里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薛腾云老人说,他打记事起,家乡是“水旱汤蝗,苦甲四方”,“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乡亲们形象的称之为“蛤蟆尿尿水、螃蟹蹬蹬腿,南地里发大水,一根草毛不露头--一年没指望了”。田里的庄稼就像霜打的茄子稀稀拉拉,门前屋后就没有树,“黄水滔天,少不得东家的租子”,乡亲们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家家皆“净”。乡亲们能吃的、能下咽的东西都吃完了,只好吃那些牛羊嫌扎嘴都不吃、马骡吃要在水里泡一夜的麦糠麦麸,麦糠麦麸吃完了,乡亲们就剥树皮、吃野草,村里、地里光秃秃的像被剃了光头,白歪歪的瘆人。最后,乡亲们实在没有活路,只好卖儿卖女、流离失所。“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家乡和当时的中国一派背井离乡、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让人触目惊心,纵使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动容、为之含悲。

      新中国成立以后,乡亲们大力植树造林、开荒种田,生活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大家再也不为没有柴草、缺衣少食发愁了。但是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乡亲的生活依然很困难。柴草不够,乡亲们需要购买一些煤炭度过严寒的冬天。“一分钱憋倒英雄汉”,除了钱要找亲戚朋友周转接济外,还要申请煤炭票据,一点也不比借钱轻松……

      上世纪70年代,我还很小,就经常在母亲的带领下捡柴草。“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孩子特别馋,记吃不记挨(打)”,为了让我们吃得饱(住得暖),母亲除了要参加繁重的集体劳动外,还要挤出时间,捡些柴草。集体田地里的柴草不能捡,妈妈得到离家很远的河堤下捡芦苇、河滩上的杞柳等杂草烂柴。妈妈总是回的很晚,听到凄厉、呼啸的大风,我第一次感到了恐惧和害怕。后来,大了一点,看到大人们一天集体劳动已是筋疲力尽、摇摇晃晃,我们既心疼,又着急,就约上小伙伴,拎上小竹篮,跟在母亲后面去捡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不吃三年闲饭”,孩子们眼尖,能看到边边角角的柴草。有时候,我们捡到了起火、易燃的柴草,就不由自主、高兴地手舞足蹈,母亲看着我,露出了欣慰、但又苦涩的笑容,一边摸着我又黑又瘦、被柴草刮得血痕累累的手和胳膊,一边轻轻地叹息:“娃,啥时候不为烧锅的柴草发愁就好了!”那时候,村里的小伙子介绍对象,女方第一要看的就是柴草垛,谁家的垛大,谁家的垛高,说明会过日子,将来成家后,闺女才会不受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乡亲们彻底结束了柴草不足、捉襟见肘的历史。但是因为麦子的秸秆很金贵,可以造纸、建屋和替换草房上洇坏的麦杆,乡亲们还是舍不得用它烧锅。为了节省柴草,乡亲们就用煤炭做成煤球。好在市场供应丰富了,钱、票据没有以前那么金贵了。为了“物尽其力,材尽其用”,乡亲们经常带着我们把没有燃尽的煤核,再捡出来,准备到来年再用。我和小伙伴一边用又黑又脏的小手捡煤核,一边听大家的夸奖,尽管身上、脸上都是黑一道、白一道,像个小花猫,可心里还是很高兴!但煤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燃烧效率低、速度慢,还经常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地涌现,进入工厂的乡亲们无法容忍“烟熏火燎老半天,饭菜还在锅里转”的情况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取消了粮票、布票、煤油票、煤炭票等票据,市场越来越活跃,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县率先启动了“沼气进村”工程,乡政府、行政村拿出了专门的补贴和组织技术人员,指导乡亲们建成了新型沼气池,既让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又普及的科学技术知识,使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是沼气使用受季节、气温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很大,乡亲们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呼唤着更方便、快捷的燃料,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进入新世纪后,原来只在电视、电影才见到的液化石油气,“飞入寻常百姓家”,受到乡亲们的青睐。自豪的乡亲们轻轻一打开关,蓝色的火苗托起了锅底,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是“立等可取”。邻居大娘高兴地合不拢嘴,就像个孩子,逢人就讲:“都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液化啥气就是好,没有烟,还没的灰,我老太婆,可真有好福气!”

      液化气好是好,一是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很大,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是经常“关键时刻,总是感冒”,烧着烧着,就没气了;三是村庄里的年轻人务工经商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孩子,远离集镇,换气成了“挠头事”。用发展的观点谋划发展,用以展的成果巩固发展”,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乡亲们认识到天然气既方便,又环保的特点,就像当年报纸“甩掉纸与笔,告别铅与火”一样,纷纷用上了天然气。乡亲们再也不为国际石油市场的风云动荡而提心吊胆、忧心忡忡了,成了高枕无忧的姜太公。而且,足不出户,一个电话,就有燃气公司经验丰富、笑容可掬的客服人员提供热情、优质、廉洁的服务。

      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从去年开始,勤劳智慧的家乡人民利用荒废的河堤,建设的占地三、四百亩的光伏扶贫发电站,以前乡亲们不舍得用的清洁、方便、快捷的电力,自然而然的成为新的“柴”:大家出门,在智能化的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热水器等电器上设定好时间,回来轻轻松松的吃到美味可口饭菜,再也不用锅下一把(柴草)、锅上一把(铁勺)忙的汗流浃背、手忙脚乱了。村里老人们都说:“活了几个朝代,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走了多少弯路,想都不敢想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真是托了党的福,赶上了好时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管中窥豹,略见一斑”,70年来,家乡从没有柴草发愁,到丰衣足食,再到煤炭、燃气、电力应有尽有的变迁,是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一个缩影,是不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见证,是不是当代中国城市乡村比翼双飞、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改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一个生动、真实的写照呢!

    网站编辑:白梦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