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改革开放记忆】我人生的三个重要节点
    发表时间:2018-11-15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田兵

     

      我是一名90后,作为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感激与敬意。这场巨变,使我的人生产生了三个重要节点。

     

      第一个节点:出生

      20世纪90年代初,我出生在湖南西北部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儿地处山区,贫穷落后。出生后,我才知道母亲生我时吃了很多苦,而我第一眼见到的却是父亲,因为正是父亲为母亲接生的。再后来,我又得知:哥哥也跟我一样,是父亲把他接到这个世界的。那时,家里条件非常不好,母亲不得已只能冒着风险,忍着剧痛,在家分娩。

      两年后,也就是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自此,全国各地都开始行动起来,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广州、深圳,我的父母也不例外,而我就这样与爷爷奶奶相伴,开始了多年的留守生活。每年农忙时节,天还没亮,爷爷奶奶就背着我到地里干活。直到太阳落山,他们又背着我往家里赶。可以说,我的童年时光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

      如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跨省异地就医范围逐步扩大,报销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新农合让农村人不再为看病贵、看病难而犯愁,母亲也不必再为节省开支而“有病难言”了。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在造福我的家乡,惠泽我的亲人。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了回乡创业。这些变化,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第二个节点:上大学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那一年也是我参加高考的年份,是决定我人生命运的关键点。对农村娃而言,高考可以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然而,那一年我高考失利了。当时,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鼓起勇气二战;二是停止求学,像父母一样南下打工。后者是父母极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哥哥就是一个前例。哥哥的辛苦与困顿让父母十分心疼。他们坚信只有考大学,将来才能有出息。即便不吃不喝、砸锅卖铁,他们也支持我参加第二次高考。终于,我没有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二战告捷,如愿地跨进了大学校门。

      回首这段升学路, 我从一名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已经成长为一名满怀激情与梦想的大学生。而对广大农村学子而言,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异地高考试点启动,职业教育逐渐正规化、专业化。

     

      第三个节点:当公务员

      转眼间,到了2016年盛夏,那一年我硕士毕业。通过一番努力,我有幸成为北京市东城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在感受自豪与荣誉的同时,也深深提醒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北京大学红楼,原名“京师大学堂”,就坐落在东城,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上溯10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孕育与创建就在红楼:1918年初,李大钊在此创建了当时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2004年,北大红楼暨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6年,北京大学红楼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可以说,红楼见证了东城区红色文化的变迁。就在去年9月,依托北大红楼,东城区精心打造了“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主题展览,目前这已成为全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重要阵地。去年11月,在一次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主题展览和北大红楼,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和革命精神的洗礼,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与信心。

      我深信:东城区是我筑梦飞翔之地。在红色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下,我能快速地成长与成才。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东城区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委党建办)

      (责任编辑:曾龙)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