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改革开放记忆】八旬老人说“三变”
    发表时间:2018-08-30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高玉山口述 高川晴整理

      我今年81岁,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那年我41岁。回想起家乡这40年的变化,历历在目。现在的家乡真是人间天堂。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五星村。改革开放40年,我们这儿像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都是新气象:村变、地变、人变。

     

      村变

      在改革开放前,五星村10户人家有8户还是住茅草房。“泥土打墙,麦草盖房,门前泥土路,雨天像泥坞”,是那时村子的真实写照。其中,我对家乡的路印象最深。每逢雨天,大人小孩在泥路上行走,摔倒是常事。我小时候也不知摔过多少回。这种路实在太难走,老老少少在雨天只能穿钉子鞋,已不知走过了多少代。

      如今,五星村大变样。村里的巷道,无论大路小路,都安装了路灯,即便走夜路也不怕摔倒。地面都是水泥浇筑,十分结实。地下有排水沟,下大雨也不用担心积水的问题。道路两旁整洁卫生,车辆行人往来有序,雨天穿皮鞋也不会湿鞋。砖瓦房、楼房(村庄楼区)立于巷道两边,祠堂里神像庄严肃穆,享受村民的供奉。新砌的关爱之家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乐园。村民活动广场的出现,让村里人有了可以发挥余热、载歌载舞的场地。多功能活动中心丰富了村民的休闲生活。此外,便民诊所的建立让村民生病不用出村,配药打针一条龙服务。村民们安居乐业,享受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幸福时光。

     

      地变

      记得改革开放前,1亩地只能收五六百斤粮食,那时吃饭不能随肚皮,节衣缩食是常态。农民种田靠的是真力气,农药化肥限量供应,地里长出的庄稼多半“发育不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全国,农村诸事百废待兴。农用物资敞开供应,农业机械化步步推进。耕田不再只依靠人力,拖拉机登场显神威。收割粮食的镰刀逐渐被收割机取代,原先要十几个人干一天的活儿,现在只要20分钟就能完成。农民笑着说:“现在,耕种收割用机器,亩产千斤粮,手拿粮袋子,站在田埂上,笑笑嘻嘻收进仓。”

     

      人变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体重增加了。记得粮食分发还处于计划供应时,像我这样一米七向上的人只有110斤,可现在我80多岁了,体重反而增加到140斤。不仅如此,身边的亲朋好友体重也长了不少,脸色由黄转红,气色更好了,这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活好了,手头宽裕了,人也变得大方了。如果放在改革开放前,为了2分钱、半个工分也吵得不可开交。如今去城里逛逛,返程时碰上个开私家车的老乡,一声招呼就能搭车回家,分文不收。五星村的村民们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改革开放40年,我亲眼目睹发生在身边的“九多九少”:

      一、砖瓦楼房一年比一年多,破旧土房一年比一年少。1978年以前村里的土墙茅屋,现在已不见了踪影。

      二、路桥多了,交通方便了,出行时间花得少了。1974年,我因病去上海就医。一大早得先到东台,再从东台乘车去南通码头住一晚,第二天起个大早坐轮船去上海,整个路程得花费30个小时以上。如今,我从时堰家门口搭车,早上6点上车,10点到达上海,途中只花了4个小时。

      三、老百姓的私家车多了,小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应有尽有。大人小孩步行越来越少了。

      四、有银行存款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了,身负债务的可怜人越来越少了。我周围认识的人里没有一个是“负翁”。

      五、青年人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的越来越多了,仅仅是初、高中学历的人越来越少了。

      六、家庭常用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了,如电视、洗衣机、手机、微波炉、电磁炉、电脑等等。而没有配备这些电器的人家却越来越少。

      七、现代人多是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肥胖有余,而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却少之又少。

      八、如今大多数家庭的厨房多是用电或天然气,而烧干草的土灶或使用烟囱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九、当下,国家给农民的福利多了,向农民征的税少了。中国农民种田需要缴纳的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民种田反过来拿国家的种粮补贴。这一反一正,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党的富民政策啊!

      这“九多九少”既体现了我家乡五星村的变化,又折射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的巨变。农业、农村、农民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责任编辑:曾龙)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