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家风】孙瑞阁:十九岁的寻根
    发表时间:2017-10-09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说来惭愧,在人世间摸爬滚打了十九个年头,竟没有驻足过老家的土地。

      山东大汉曾被世人冠以“憨厚”的美誉,所以每逢自我介绍时,我总是自豪地跟别人说我来自山东,倘若人家再一细问,我便更来了兴致,字正腔圆地告诉他:“在下山东青岛崂山卧龙村人氏”。

      十九岁的寻根,家乡的根,更是心灵的根。

     

      十岁以前的崂山:

      “咱们的老家,是崂山卧龙村”,爷爷告诉我。

     

      十岁到十八岁的崂山:

      犹记每逢家庭聚会或是亲戚长辈们围坐攀谈时,爷爷伯伯、叔叔阿姨口述的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故事,童年时的恶作剧引来的阵阵欢笑,家乡一次次的变化,都是为我在脑海中对老家印象的蓝图添砖加瓦,纵使门前的碧水河早已不在,赤足奔跑过的沙土地早已被黑亮的沥青公路取而代之,但在每个人的心里,这确是亘古不变的根,正是这亲情孝道让这根深掘地中,迸发出万丈枝丫,将无数子子孙孙怀抱缠绕,从而这棵家族之树能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十九岁的崂山:

      2017年8月2日,镜头调转到济青高速上那辆载着祖孙三代的白色轿车上,休闲衬衫米色长裤的中年男人在开着车,目不斜视;副驾驶上是一位年过古稀,但却称得上“行如风,立如松”的老人,正襟危坐;后座上,是眼睛一刻不离手机一身花花衣服的小青年,呵欠连天。

      “阁,到了老家见了长辈把你在家这懒散的派头收敛一下,让人看了笑话”,父亲说。

      “嗯”,面对批评的我无时无刻不带有一种抵触情绪,不情愿地回答道。

      “咱们大老远的回来一趟,不光是让你游山玩水,更是你那些叔叔伯伯、爷爷奶奶都想见你了,精神点,把手机收起来,天天看没完没了了。”父亲看我一副懒散怠惰的样子,不禁有些恼火。

      “嗨呀,你那些爷爷叔叔们,当年可不比你勤快多少,说是下地干活,一眨眼工夫就去树下抽烟袋了,谁说你懒,你就把这事给他们一五一十地抖擞出来!”一直闭目养神的爷爷语出惊人。

      狭小的空间内瞬间被笑声淹没。

      “爸,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得一块来一趟,真是辛苦你了”父亲对爷爷说。

      “兄弟们都好久没见了,岁数也都大了,老家毕竟生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很想念的。”爷爷说,语毕,便望向窗外远山的青黛,不再言语。

      白色轿车在山间的柏油路上飞驰,刚下过雨的原因,正午晴空万里骄阳似火,刚得到大地母亲滋润的绿意沐浴着金色的暖阳,苍翠欲滴。

      镜头拉远,声音淡出,旷野上又是一片寂静。

      快到村口了,只见人头攒动,正当我们费解之时,只听爷爷对父亲说“那个白褂的好像是你二爹,旁边那个好像也眼熟,哎,怎么都是认识的。”

      卧龙习俗,远来是客,村头接风。

      村里的居民憨厚淳朴,村里的风俗热情豪放。爷爷的兄弟们带着家里人回巷,邻居看见就要跟着来热闹,从院门到院内,一帮人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一大群呼啦啦地围着我们,整的我们倒有些不好意思。

      家里的亲戚大方好客。各家各户几张大桌往大院咯噔一方,喀拉一拼,呼啦一坐。好酒好肉山珍海味尽管招呼。山下码头一等一新鲜的杂鱼乱炖让人垂涎欲滴,大粒山樱桃酿成的果酒香满四溢,刚采摘的青葱的野菜咀嚼起来似乎可以品味到阳光和雨露的清新。一家人之间的话匣子似乎难以合上。日头怕是被酒香熏醉,晃晃悠悠地垂下头去;圆月贪吃,觊觎桌上的美食,悄悄地伸出头来。大院内的欢声笑语却不为所动,自顾自地经久不绝。

      触景生情,想起古文中的一句“肴核满地,杯盘狼藉,不知东方之即白。”

      夜深了,人们聚在屋内喝茶,畅聊往事。

      “哎,阁去哪了?”爷爷问到。

      “在跟他那几个哥哥弟弟们一块儿收拾碗筷打扫庭院呢”,父亲抿了口茶,微笑着说。

      窗外夜幕沉沉,逃离了城市的灯火辉煌,羞怯的星辰在这里试探地冒出头来,村口的溪流在月色的辉映下波光粼粼,远山的青黛似蒙着面纱的女子,多情而深沉。

      “吱————”“吱—————”

      水边垂杨柳,柳梢藏蝉鸣,南风知我意,最是故乡情。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责任编辑:王玥芳)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