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家风】姚峰:父亲的“托付”
    发表时间:2017-07-17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清明节,父亲喊我回老家扫墓。

      父亲已年近七十,是个很传统的人,虽然退休后在上海定居生活,但无论是刮风下雨,每年清明那天,都要坐火车回老家,祭扫已故亲人。

      老家慈城是江南的一个小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二千多年历史,以慈孝文化著称,被誉为“慈孝之乡”。从小在家,父亲就注重对我进行慈孝文化教育,要求我为人慈善,孝敬老人。他常说,一个连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怎么能指望他成为社会栋梁,为国家做贡献!

      父亲希望我做一个正直诚实、对国家有用的人。我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外交部,这些年,我一心扑在事业上,追逐着自己的外交理想梦。后来,我又外派到国外常驻了好几年。一年回不了一趟家,每次和父亲通电话,也总是只有寥寥数语,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了多远,人都不能忘本,要记得自己从哪里来的。”这些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到过世界的不少地方,走过不同城市的各种路,始终不敢忘记父亲的教诲。

      回到老家,陪着父亲做完祭扫后,同父亲一起从墓区的山上下来时,他突然对我说:“儿啊,我想通了啊!”

      “爸,你想通什么了?”

      “就是想通了我以后的身后事该怎么办啊!”

      我被父亲冷不丁的这一句话给惊到了:“怎么突然想起来说这个事了?”

      “也不突然啊,人嘛,都有那么一天,早晚的事。趁我现在想到了,就和你说说。我想好了,到时候,就不用着买墓地了,把骨灰撒到大海里就行了啊。”

      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父亲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彼此沉默无语。父亲是因为这次扫墓有感而发,还是早就想好了这个决定,我不知道。

      还是父亲打破了沉默:“你看,现在墓地多贵啊,动不动就是上万元的一块墓地,咱没必要浪费这个钱……”

      “爸,这不是钱的问题,你不用考虑这些。”我打断了父亲。

      “你看,你现在在北京工作,离得这么远,清明回家来一趟多不容易啊!将来要是再出国常驻,离得更远了,要好几年才能回来一趟,祭扫的机会就更少了。”

      “现在有高铁啥的,回来一趟方便得很。出国常驻也不是问题,有假期就能回来。”我急着和父亲解释着。

      “不用这么麻烦了,到时候,把骨灰撒到大海里,你在国外工作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要记住,你是在为国家做事,不能有一点马虎,更不能因为家里的事分心,不用总想着回家来。”

      我看着已是满头银发的父亲,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转。“爸,你先别这么说,以后的事,我们再商量吧,我会处理好的。”

      父亲有些不依不饶,坚持和我说:“听我的,我都想好了,今天就算我把这个事和你正式说定了,你记着就行,将来就照着我今天说的办!听见没?”

      我实在无言以对父亲的这番话,停下了脚步,在一边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都是小时候父亲骑车带我去水库里游泳的场景,他总是陪着我下水,然后早早地上岸,坐在一边,看着我在水里嬉戏,夕阳的余光洒在他身上……

      想当年,要不是父亲坚定地支持我选择来外交部工作,我是下不了决心做出影响我一生的那个决定,而我的人生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在我最纠结要不要离开家人去北京工作时,父亲做我的思想工作:“儿啊,自古忠孝难两全。留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没太大出息。既然国家需要你,你就去吧!父母这边,你不用想太多。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有机会为国家做事是你的福分,要珍惜啊!”

      从小要求我重慈孝的父亲,在我需要向他尽孝的时候,他却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托付”。为国家的大爱而甘愿舍弃家庭的小爱,父亲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也为我树立了榜样。

      父亲是我人生最初出发的起点,从他的身上,我感受了世间的美好与大爱。懂得慈孝,不忘人本,舍小家为大家……正是父亲言传身教的家风点亮了我心底的那盏明灯。我将继续不忘初心,不负重托,履行好一名中国外交官的职责,完成好国家赋予我的使命。(作者单位:外交部)

      (责任编辑:郭慧)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