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1.jpg
当前位置: 党建网首页 > 新版党建网2016 > 征文
【家风】施永庆:父亲的乐趣
发表时间:2017-04-24    来源:党建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有客人到了父亲略显零乱的家,总会惊奇地说:这么多的工具呢!是的,这是父亲的“车间”。在狭小的餐厅一角,一张棕黄色三屉桌被改装成工作台。一盏大功率台灯下,是父亲自己制作的带着电流表、电压表、警示灯的仪表台,可任意调节电压的逆变电源,两组多孔电源插座。工作台一端钢板包角,装上小型台钳。除了钳子、锉刀、电钻等常用工具外,工作台上方还有一排父亲自己打造的壁柜,放满了各种旧电工杂志、木工工具、五金油漆……来到工作台前,仿佛置身一个微型车间。

  记忆里,父亲经常在工作台前忙碌着他的“宝贝”。有时是在修理老旧的收音机,有时是制作加固桌子椅子的铁角、螺丝,有时在修理邻居送来的电水壶、电熨斗等电器。常常有邻居登门,带来一些水果、花生表示谢意。小时候的我就成了父亲的小帮手,给他递上钳子,锯木时帮他扶正大块板材,跑前跑后取来他需要的各种工具。记忆里常常有电烙铁上飘着的一股松香的味道,一道焊锡的轻烟,一双刨着木板的手。物资贫乏的年代里,父亲在工作台前修补家里漏水的搪瓷碗、盆、锅等生活用品,打制家中小型木制家具,整理好电线电灯电扇。“DIY”(自己做)这种国内外流行的生活方式,父亲在那个时候已经悄悄地教给了我,让我在生活中多了许多乐趣。

  在他自己的“车间”里,父亲似乎不知疲倦,同时兼着电工、钳工、木工、油漆工等多工种。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迷上了读书。家中摆满了我到处借来和买来的五花八门的书籍。没过多久,在我的书桌前,摆上了一个分体式的书架。书架下半部分是原来的衣橱,上半部分父亲用零散的木料,配合自己特制的加长螺钉,串起了一个四层的书架,书架前方还装上轨道,配上玻璃门,玻璃上还精心喷上了一格格的白色小方块,与红色的书架相配合,简直漂亮极了。我所有的书和笔记本,学习资料都分门别类放了上去。父亲还用铁丝水泥塑了一个台灯底座,灯罩是用油漆桶的铁皮,一块块剪切、锡焊成钻石形状。我三年的考研岁月,就是在这散发着木板的清香中度过的。

  当我离开家乡来到济南读书工作时,电话里经常说的就是父亲又做了个什么好物件。他得意地告诉我,用废旧电器的拆件做了一个功放,又做了一对低音炮,“惠威的正品喇叭,音质比电器城卖的还好呢!”不久前回老家,父亲变戏法般地拿出了一架老式电影放映机,是哥哥出差到黑龙江,偶然在收废品的三轮车中发现,于是转购回来。父亲和哥哥一同花了半个多月,在简陋的小车间修好了这个上世纪80年代的老物件。配合着《停战以后》的老电影胶片,父亲眉飞色舞,讲起了年轻时做电影放映员巡回播映的往事,得意极了。

  从年轻时的责任到老年时的找乐,“车间”里的专注成了父亲找到自我的源泉,就像画家痴迷于风景,钓者痴迷于河流,书家痴迷于砚池。而现在的我,痴迷于阅读与写作,应该也是得了父亲的传承。(作者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责任编辑:郭慧)

网站编辑:唐明涛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