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打造这一强国,习近平心中有谱
    发表时间:2017-06-19 来源:学习大军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康有为《物质救国论》一书中说到:“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说过:“振作其国人者何人?震怖其外敌者又何人?曰,科学也。”陶行知在《陶行知文集》说到:“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存。”科学,这一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学会利用火煮熟食物,从手无寸铁到冶金炼石,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信息化作业……这中间,哪能忽视了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历数中国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从来都是大时代、大变革的引领先锋。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科技创新永不止步。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的科技成果,但近代的中国,由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丧失了科技创新的意识,饱尝西方列强的欺辱。深刻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保持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那就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发展动力,才能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改革不停步,发展不放松,创新不止步”的路子,走出了一条世界瞩目的“中国道路”,跑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国速度”。5年来,中国的科技从海陆空得到了全方位的突破,从“天眼开”到“蛟龙潜水”再到暗物质卫星“悟空”号、实践十号卫星、量子卫星“墨子”号,一系列面向未来、探索空间的科学技术积极地推动着我国步入世界先进行列。2017年6月16日,中国量子卫星“霸占”美国《科学》杂志封面!我国量子科研团队利用在轨运行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量子纠缠分发。该成果被《科学》杂志的审稿人高度称赞“兼具潜在实际现实应用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术突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华民族正马不停蹄地追赶着奔上“科技创新”这趟高速列车,让华夏儿女更真切感受到祖国发展的变化与强劲。

      争当科技创新“领跑者”。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在一些领域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国际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唯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屹立不倒。而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是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科技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中国要想抢占未来国际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凭借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重大成果,“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神州号飞船、天宫号空间站、C919大飞机……在欣慰之余,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供给还不足,虽然在科技领域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俗话说得好“骄傲使人落后”。这就使得我们更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更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科技产品的“中国智造”,提高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我们的前进之路动力十足。

      人才驱动助力科技强国梦。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徐悲鸿的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性,而科技创新的速度决定了在科技竞争中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成败。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的同时,人家也在加速,正因如此,作为后发国的我们,拼的就是谁的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如何抓住科技变革的重大机遇,创造“弯道超车”的重要时机呢?唯有依靠科技创新人才。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也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人才也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当前,中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不足、拔尖人才不多,这使得我们要更加认清科技创新人才这一核心资源及其发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把握好现在的历史机遇,在未来国家竞争中未雨绸缪,从而占据有利形势。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作为最具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更应该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和公众的期望,脚踏实地、严于律己、锐意进取,将个人成长与“中国梦”紧密融合,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筑梦起航。

      听,改革创新的号角已响彻华夏大地。新科技、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给予我们的是内心的自豪。梦想高于现实,但又源于现实。我们相信,当所有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现实因素汇聚在一起,建成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步伐必将加快。

      (责编:刘文韬)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