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以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开启甘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
    发表时间:2020-02-20 来源:《党建》杂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刘成鸣

     

      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近年来,甘孜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坚决落实中央治藏方略和省委藏区工作思路,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把全州各方面工作往民族团结、凝聚人心上聚焦,各族群众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律、奔小康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不断筑牢。2019年12月,甘孜州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一、担当政治责任,汇聚团结进步的强大力量

      甘孜州委、州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全州各级各部门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始终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载体,实现同步奔小康和社会长治久安。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扶贫攻坚、依法治州、产业富民、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战略”为抓手,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始终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甘孜未来发展新契机。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创联动”为路径,努力在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中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

     

      二、抓住发展主题,描绘繁荣发展的共同愿景

      以基础设施为关键。围绕构建川西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国省干线3000余公里、农村公路2.2万余公里,实现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两个百分之百”,雅康高速全线通车,甘孜格萨尔机场正式通航,川藏铁路甘孜段加快前期工作。“新甘石”、“川藏联网”等重大电网工程建成投用,通信网络大范围覆盖,水利设施得到综合性提升。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发展全域旅游,构建环雪域贡嘎旅游圈、环圣洁亚丁旅游圈、环格聂神山旅游圈、格萨尔王旅游文化带和中国最美高原湿地、中国最美草原湿地的“三环一带两湿地”,累计建成A级景区47个,旅游收入5年内翻了两番,海螺沟、稻城亚丁景区被中国旅游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评为2019年中国最受欢迎景区之一。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东部环贡嘎山现代农业经济圈、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南部特色农业走廊“一圈一带一走廊”现代农业布局,打造“圣洁甘孜”区域金字招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启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甘孜行动”,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全州森林覆盖率达34.8%,草地植被覆盖度达83.87%。抓好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全面建立四级河湖长制,初步形成“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立体生态格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借助粤川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积极签约招商项目,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和县域经济,推动县(市)协调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发展。2018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四川全省第一;2019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造建州以来最高纪录。

     

      三、聚力脱贫攻坚,夯实全面小康的民生基础

      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突出抓好住房安全、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至2019年底,全州6个县市实现脱贫摘帽,12个计划摘帽县通过省级评估验收,2013年的136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成功退出,全州贫困人口由22万降至219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3%,夺取了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切实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发展定位,启动建设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打造第二批60个示范村,累计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71个、省级传统村落214个,居四川省第一。梯度推进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确保“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切实把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素质、提升教育质量。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立足和谐稳定,开创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始终把厉行法治、维护稳定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紧密团结依靠全州各族人民群众创稳定、促和谐。强化正向引导,全面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常态化开展“法律进寺庙”、全州宗教界“五二三”学教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和谐寺庙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化依法治理,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全面树立法治权威。建立虫草、松茸等传统资源采挖“牧羊式”管理模式,甘孜藏区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聚焦宣传教育,共建民族团结的精神家园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民族团结认同感。树立“甘孜文化塑造文化甘孜”理念,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地域文化资源,州非遗歌舞数据库数据总量居全国藏区第一。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创作歌舞、戏剧等作品400余件、大型歌舞剧目20余台,推进文态、形态、业态、生态“四态合一”。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大力推动康巴文化走出州内、走出国门,赢得高度评价。加强宣传教育,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结合干部职工、农牧民、中小学生、寺庙僧尼实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实施润育工程,占领民族团结主阵地。实施宣教聚力、文化浸润、文明引领、法治普及、典型示范行动,充分利用我州“三报、三网、三微、一台、一客户端”等媒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体育设施全覆盖,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广泛宣传“时代楷模”、“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其美多吉等先进典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激发民族关系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民心。

     

      六、深化创建工作,形成巩固提升的长效机制

      始终坚持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自加压力、查漏补缺,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创建工作。聚焦问题抓创建。认真落实国家民委紧扣主题、对照标准、针对问题、围绕发展、培树典型、动员社会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全员参与抓创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共建对子”活动,全州5.39万名公职人员与21.31万户农牧户结成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对子”。建立1690名州、县(市)领导干部联系532座寺院、寺庙僧尼的结对共建制度。建强工作机制抓创建。组建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监督检查、问责问效、目标考核、经费保障等机制,颁布实施《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以立法形式推动创建工作。把创建活动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同步推进,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稳步增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常态化,创建全国和省、州民族团结模范集体465个,连续5年累计评选表彰示范单位724个、模范个人562人。

      (作者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责任编辑:赵瑞熙)

    网站编辑:王 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