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发表时间:2018-10-09 来源:党建网-《党建》杂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程建平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高校要在这个伟大时代做出更多贡献、获得更大发展,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师生头脑,指导办学治校的伟大实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现实需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踏上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为高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找准自己在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坐标定位提供了宏观指导;“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则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实问题,对高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正确处理解决“双一流”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把握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使命内涵,是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高校办学治校的殷切期望。

      把握“四个服务”使命,首先在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高校改革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为谁办学”的思想认识问题。高校要坚守党和国家兴办高等教育的初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将“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作为工作目标,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校始终坚持“为民族复兴办教育,为国家富强育英才”的初心,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为我国人才培育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履行“四个服务”使命,关键在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对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和对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使命要求,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我校党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通过组建宣讲团、举办专题培训班、课堂教学等方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师生头脑。我校十三次党代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以及“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努力铸就中国教师教育的“珠穆朗玛峰”。

     

      凝聚广大教师爱国奋斗的精神合力,是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无论是实现党的十九大规划的宏伟目标,还是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广大教师恪守师德,弘扬“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学习践行“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是基础。高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做到“四个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近年来,我校党委加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以贡献与水平为导向的教师分类评价与激励制度,建立兼顾近期与长期、基础与应用、学校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建平台。组建党委教师工作部,成立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教师道德行为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在教师入职、职称晋升与续聘、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师风审核。设立“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等项目,重奖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个人和优秀团队,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弘扬传承爱国奋斗精神是核心。高校是知识重镇、人才高地,也是弘扬和传承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阵地。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在加强理论武装,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矢志做“大先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下功夫;在加强科学研究,攻克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在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下功夫;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下功夫,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做出人民教师应有的贡献。

     

      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是检验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根本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发挥高校哲学、历史、法学、教育、新闻学等学科优势,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阐释,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推动相关研究成果进课堂、进教材,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事物,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身。

      与时俱进地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对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对标党的十九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战略部署、对标“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及时调整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这些年,我校通过实施本科大类招生与分类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学生海外研修计划等综合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尤其是我们通过完善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

      不断完善就业保障体系,鼓励毕业生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高校要不断完善学校就业保障体系,为优秀毕业生赴基层、赴贫困落后地区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并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为他们扎根基层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些年,我校学生朱启平、古丽加汗等先后赴贵州毕节、新疆叶城等地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寄予的厚望。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