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小康路上的红色遵义
    发表时间:2017-12-08 来源:《党建》杂志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小康路上的红色遵义

    本刊记者 刘文韬 张纪 通讯员 李佳旭

     

      编者按:红色圣地遵义,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调研时曾殷切嘱托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征程中,遵义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新篇。2017年金秋时节,《党建》杂志记者来到遵义,感受小康路上的红色遵义。

     

      市区,整洁的街道,栉比的高楼,繁华的商铺。

      乡间,平整的马路,优美的环境,热情的村民。

      今天的遵义城乡,生机盎然,面貌全新,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与印象中的“革命老区”形成鲜明的反差。红军时期的遵义城,只有3万多人,在军阀统治下,民生凋敝,而如今的遵义市已有百万人口,如果加上整个区、县,更高达780万人。那时的遵义农村,老百姓更是一无所有,被称为干人,真是穷困潦倒。然而正因为其地理位置僻远,遵义也是国民党军驻防的薄弱之地,成为红军转战途中的“希望之地”,也是党和红军“转折之地”。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沧桑巨变。走在小康路上的遵义干部群众将自信的笑容挂在脸上,将对党的感恩铭刻在心里。

     

      龙凤村的《十谢共产党》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

      走进山清水秀的龙凤村,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的标语牌《十谢共产党》。

      龙凤村位于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村改善人居环境参观点”,村党支部2012年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村陈列室,村党支部书记伍荣明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受益于国家的惠农强农政策,茶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农民人均年收入有1万多元,村民上学、就医、养老全都不用操心了,破旧的房子变成了漂亮的小洋楼,狭窄的烂泥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村民们感谢党的好政策。2008年春节期间,龙凤村田家沟的村民伍远华、伍云明、胡绍明等人在闲聊中,偶然触动了心中埋藏已久的感恩之情,激动之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创作了这首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

      没想到,这花灯戏被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迅速走红,传遍大江南北,至今在民间仍广为传唱。

      龙凤村田家沟的“十谢歌”,道出了村民的几多幸福!几多憧憬!这是致富路上的村民们衷心拥护党的好政策的生动写照。

      伍荣明书记还介绍说,在上级党委带领下,2016年以来,龙凤村探索出“党建+”村企抱团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坪上生态茶园”、“万花园”、“田家沟”等景点,引进了“兰馨茶庄园”、“群丰茶庄”等8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企业入驻,规模发展,形成集团效益,打造“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运营管理模式,吃住玩游购娱一体,既增加了收入,也解决当地农民就业,成为“跟党走、百姓富、生态美”的典范。

     

      花茂村的乡亲们笑了

      花茂村是大家熟悉的“明星村”。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播州区(原名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王治强家与村民座谈时说的这句话,成为经典语录。

     

        记者(左一、左二)在花茂村采访,右一为十九大代表、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

     

      “家里种什么?”“土地经营情况怎么样?”“农家乐搞得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同村民们围坐在院子里聊起家常,村民们纷纷向总书记介绍自家生活情况,赞誉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今年9月,《党建》杂志记者来到花茂村,在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座谈会的地方,村民王治强的爱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总书记来过之后,这两年村里的变化更大了,村里的环境变得更好了,大家更富裕了。她家的农家乐成了开放的“旅游景点”,生意非常好,一家人忙不过来,雇了好几个人当帮手,连考上公务员在城里上班的儿子也辞去公职回家从事农家乐了。

      目睹村里的变化,从村民爽朗的笑声中,我们听到了花茂村人的幸福与感恩。

      采访中,党的十九大代表、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正向记者介绍村里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救助贫困群众的一些做法时,几位老乡走过来点赞,纷纷表扬村里的村务公开公正、帮助村民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等等,大家风正心齐,村里的风气更好了。

      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关切地询问潘克刚:“你那里的游客都是哪里来的?主要是周边的还是远处的?在村里住宿吗?”潘克刚回答说:“游客各个地方都有,我们那里生态环境好,有的游客一住就是一个星期。”

      潘克刚还将一幅鸟瞰村子新貌的照片送到总书记面前,总书记起身接过照片,边看边称赞:“这是风景画,很漂亮!”

     

      娄山关下忆传统

      娄山关,位于遵义以北的大娄山脉中段,地处川黔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红军长征时期的两场大战而扬名天下。娄山关大捷之后,毛泽东写下名篇《忆秦娥·娄山关》。

      娄山关社区属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今日的娄山关,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4A级旅游景区。

      在娄山关脚下,记者见到了退休多年,却一直在景区当义务讲解员的老支书、80多岁的肖开基老人。听说记者来了,老人高兴地要带我们上山,为大家讲解。

      娄山关主峰海拔1799米,山高路陡,我们有点担心老人的安全,没想到他却说:“没事,我每天都上山。”

      我们一行跟着老人上山。一路上,他不停地向我们介绍当年敌我双方的布防及战役情况。果不其然,老人的步伐敏捷利索,记者虽然年轻,却有点儿跟不上。

      在一处山峰,老人指着远处一条若隐若现的山路说,当年,就是他姑姑带着一支红军队伍从这里上山,包抄驻守山上的敌人。猛然间,我们似乎看到了老人身上流淌着的红色血脉。老人的讲解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作为几十年的义务讲解员,肖开基老人给数不清的参观者上过这样的传统课。

     

        义务讲解员肖开基老人向记者介绍娄山关战役

     

      听完老人讲解,下了山,我们来到娄山关社区。社区副主任、党总支支委陈正庆向记者介绍他们如何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做法。社区的果蔬协会支部、藤编支部、乡村旅游支部等8个党支部,全部建在不同的产业链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完全融合。

      “而今迈步从头越。”陈正庆说,目前景区正在进一步改建。为了能打造5A级景区,同时又切实保障景区农民的利益,社区每周召开支部会议和群众会,大家一起商量如何把景区建设得更美观整洁。支委还曾带领村民代表,到息烽集中营、湖南张家界等地观摩学习旅游产业模式。

     

      两路口村的跨越

      遵义市湄潭县复兴镇的两路口村距离湄潭县城三十多公里,地理偏僻,交通不便,想发展难上加难。

      几年时间,这个村从省级一类贫困村跃升为遵义市小康示范村,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一万元,并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靠的是什么?村党支部书记唐书浪告诉记者: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走出产业致富路。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该村的荣誉室里,有一面党员荣誉墙。村里包括全体支委在内的40多名党员,大家的事迹醒目地张贴在墙上。谁为群众做了什么,谁干出了什么业绩,一目了然。这些内容,都是经党员本人和村民共同认可才张榜公布。这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唐书浪书记是一把好手。他首创的“群众会+”经验,成为省内外各单位争相学习的样本。村里所有与群众利益有关的事,党支部都安排党员和村民组长召开村民组群众会,让问题在会上面对面解决,让每一位村民都认可。由此,群众对村党支部的信任度极高。两路口村也因此成为“群众会+”经验的发源地,“群众会+”宣传教育、“群众会+”村民诉求、“群众会+”阳光村务、“群众会+”推动发展、“群众会+”新风培育、“群众会+”制度建设,这些经验做法,很快远播他乡。

      曾经一贫如洗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唐书浪书记的这一招让村民口服心服:支委7名成员以个人名义贷款70万,把“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鱼”养殖引到村里,并集体承诺:“赚了是集体的,亏了支委个人承担。”这个项目当年就赚22万,村民看到希望了,很快就行动起来。现在,全村共养殖青田鱼2000多亩,产值500余万元,户均增收6000余元,一步就跨过了贫困线。

      两路口村的跨越,是遵义发展变化的缩影。小康路上的遵义人正在新时代绽放笑容!●

    网站编辑:付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