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塑造有血有肉的英模形象——评电影《天渠》
    发表时间:2019-02-21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范志忠 林 玮

     

      图为电影《天渠》剧照。

     

      以文艺形式展现英模形象,是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重要传统。成功的英模文艺作品不仅能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具有呈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

      作为一部根据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天渠》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一处穷乡僻壤,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万米长渠以引水,造福桑梓。它在塑造了黄大发英模形象的同时,更对乡村振兴做出了影像化诠释。电影通过朴实的表现方式,人物与细节的精准刻画,让“真人真事”更感人,使主旋律叙事真正“立”了起来。

      “还是要修渠”,这是黄大发在《天渠》中反复述说的台词。它既是故事的核心,又是主人公坚毅性格的表现,更是这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生的责任与使命。

      修渠为了谁?电影在开篇即用了一个孩子打翻水桶而招来母亲痛打的小片段,简洁地做出回答。草王坝村的年轻一代大都已外出务工,但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仍需要不分昼夜排队等待,才能打到一挑浑浊的黄泥水,而这水“吃都不够,更别说浇地了”。面对村民生活的刚需,面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黄大发决心对乡村做出改变。

      让黄大发下决心修渠的还有某种更富诗意的乡愁。黄大发在县水利站的接待室面对大幅遵义市地图时,仔细寻找地图上的“草王坝村”,却一无所获。回到村里,他语重心长地向乡亲说:如果我们不修渠,草王坝村就会彻底从地球上消失。黄大发激起了生长于斯的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又将这种眷恋化作“修渠”的动力延展开。

      电影《天渠》讲述黄大发修渠的故事,更多着墨于他说服村民、引导村民、赢得村民信任的一面,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戏剧性的叙事便得以展开。面对每户需要集资200元的冷峻现实,村里积极分子肖大能直言逼问黄大发:“我就问一句,这钱你有吗?”如何充分赢得村民信任,促使变量转为增量,是摆在黄大发面前的一道难题。电影对此的处理是直面现实:黄大发抬出家里的寿材,要把这代表乡村家庭之本的最后一点尊严,投入到为村民修渠中去。其间,他与妻子的那段对话,正可视为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群体的激烈碰撞:“这么多年,你说修渠就修渠,说学习就学习,样样支持,但你不能卖棺材。卖了棺材死了睡哪里去。”而对此,黄大发的回应掷地有声——“渠修不成,死了也睡不进棺材!”电影又通过女儿的懂事,用自己的嫁妆钱换回了这个家庭本应有的尊严,让戏剧矛盾“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电影《天渠》中,黄大发的本色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曾在缺少科学技术指导下投入大量人力修渠,使辛苦付诸东流。但他振兴乡村的初心不改,申请到县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实现了动员群众“再次修渠”的民生目标。

      电影的细节展示温馨动人。女儿黄彬彩亲手为父亲做好新鞋,送父亲去县里学习,又嘱咐他要当心身体、不懂就问,一笔一画地誊清修渠申请报告,把一个英模人物还原到质朴的亲情之中。现实中,黄大发的女儿在修渠过程中去世了;电影里,黄大发在完工之后,便坐在女儿坟前,喃喃自语:“爸爸现在可以天天陪你了”。这是由英模向普通人的情感回归。

      电影中,在险要万分的擦耳岩凿炮眼,首先下去的是黄大发,其次下去的是其儿子黄彬权,而黄大发对此的解释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别人的儿子摔下去了,我赔不起”。黄大发是英雄吗?当然是。但他这个“英雄”具有的特质,就是深刻地融入人民。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沙包谷,过年才有米汤喝”——电影中反复吟唱的这首民歌,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得如此艰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化主旋律电影的主题。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