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泐俚:沙漠里的大学
    发表时间:2018-11-23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公元1958年仲夏的一个日子,塔克拉玛干沙漠破天荒地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一队轻骑在蜿蜒的塔里木河畔扬鞭飞驰。

      轻骑奔上一座沙山,为首的一位将军挥动马鞭,画出一个苍劲而铿锵的圆:“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给南疆人民建一所大学!”

      这里就是今天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阿拉尔,这支轻骑就是从南泥湾走来的兵团人,这位将军就是威名赫赫的王震。

      “新疆人民需要文化教育。我们已经在北疆建起了乌鲁木齐八一农学院、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卫生学院,在全疆建起了100多所中小学。现在,你们就是要为南疆人民建设好这所大学!”王震将军下定了铁的决心和不容迟疑的命令!

      时不我待。就在这年的10月15日,在这片亘古荒漠里,在这个被称作阿拉尔的地方,在早到的第一场风雪中,塔里木大学(时称塔里木河农业大学)铲起了第一锹奠基的土。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成为第一任校长。

      建大学难,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建大学何其难!

      大学刚挖出第一个容身的地窝子,首批大学生就来报到了。与其说是来报到的大学生,不如说是来半工半读的建工队。

      晚上,马灯和黑板挂在胡杨树上,学生坐在沙地上,书本放在膝盖上,胡杨林成为上课的地方。

      白天,左肩背着书包,右肩扛着砍土曼(维吾尔族农民使用的一种用于挖掘、锄地的农具),边学习边开荒,沙漠成为宽敞的课堂。

      校舍自己盖,粮食自己种,教具自己做。挖地窝子以为房,红柳野麻编成床,土坯垒起讲坛,石灰做成粉笔,汽油桶改成火炉,墨水瓶制成煤油灯……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激励着师生们走过艰苦而激情的岁月!

      有多少个夜晚,新来的师生在胡杨林间迷路了,全校师生提着马灯倾巢而出,漆黑的大漠里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灯火;有多少次沙尘暴来袭,挂在胡杨树上的黑板吹掉了,手里的书本吹跑了,亮着的马灯吹灭了,柔弱的女生抱着老师嘤嘤啼哭……

      在这片茫茫的大漠,如果不是每天袅袅升起的炊烟,如果没有晨曦中沙梁上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你根本无法想象这里竟然坐落着一所大学。196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介绍了这所抗大式的学校,国人这才知道,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竟然有一所大学。

      精神带来创造和奇迹,精神也感天动地。塔里木大学的壮举引来了世人的关注,也引来了大江南北献身祖国边疆的热血青年。

      大学创建初期,全校只有19名教师、500名学生,而如今,各个门类的教授老师已达千人,在校学生超万名。从创建伊始的塔里木河农业大学,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塔里木农垦大学,再到今天的塔里木大学,这所从胡杨林里走来的大学,每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胡杨树下的小黑板,变成了多媒体的大屏幕;挂着马灯的地窝子,变成了鳞次栉比的现代楼宇;架在戈壁石头上的铁锅,变成了南北风味的大餐厅;亘古荒凉的沙窝窝,变成了书声琅琅的“象牙塔”……

      时光流逝,岁月不怠,塔里木的碱蓬草绿了又红,红了又绿。一代代创业者老了,一批批继承者来了;一茬茬学生学成后加入了屯垦戍边的行列,一队队军垦战士的儿女又成为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一群群来自大江南北的青年毕业留在了新疆,一波波五湖四海的青年又走进塔大的校门。

      大家一定品尝过汁多味美的库尔勒香梨吧。闫春雨教授就是一位资深的梨子专家。1961年,闫春雨从牡丹江来到塔大,从此,他与香梨结下了一生的情缘。为了全身心投入教学,他把一对儿女寄养在亲戚家里;为了研发香梨新品种,他15个春秋坚守在梨园里;为了观察香梨开花坐果全过程,他通宵达旦守候在梨树下。精神感动上苍,1988年那个金色的秋天,早熟梨新品种新梨7号在天山南北结出黄澄澄的硕果。然而,当年风华正茂的闫春雨却已满头银丝、步履蹒跚……

      在塔大,闫春雨这样的教授并非个例:苹果教授、梨子教授、麦子教授、棉花教授、羊教授、马教授、播种机教授、收割机教授……他们来自岳麓山下、西子湖畔、沃土中原、黄埔江边,来时,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如今,他们都已两鬓斑白……

      然而,精神是不朽的,始终激励一代又一代风华正茂的后来人。

      在这里,艰苦创业的精神化作沙漠里办大学的执着。

      20世纪90年代,一位老教授去上海参加学术交流。举办方安排了周到的接待,同时又印发了大量珍贵的学术资料。老教授找到办会方,说明自己来自塔里木大学,提出能不能不享受接待而多要几份学术资料。老教授感动了所有人,办会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的请求。然而,返程的时候,老教授的行李超重了。两难之下,他把上海的亲友为他准备的特产和保健品全都扔在了候机大厅里,珍贵的学术资料一份也没有落下。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这位默默无闻的老教授,只是五十多年来几代塔大园丁中的一个再朴实不过的缩影。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于常起沙尘暴,人们每天要多吃几两土;由于盐碱和干旱,种活一棵树的难度不亚于养活一个孩子;由于地处偏远,无论建设还是生活都要增加成倍的成本……有人说:“在塔克拉玛干这个‘死亡之海’,活着就是奇迹。”有人说:“能够留在塔里木大学,就是奉献。”还有人说:“在塔克拉玛干这个沙漠里的大学,守成就是业绩。”

      然而,半个多世纪,这所沙漠里的大学从来没有停歇前行的脚步。

      创建初期,塔大还只是一所不能涵盖全农科的大学,但却有着引领新疆乃至共和国现代农业的梦想。从“地窝子大学”,到洋溢着先进文化和信息化气息的现代学府;从单一的农业学科,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发展;从基础性学科,到许多大学所没有的特色学科;从面向国家发展创建的热门专业学院,到着眼新疆区情开办的本土特需专业学院……王震将军“为新疆人民建大学”的嘱托铸成了塔里木大学“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的办学理念。塔里木大学被新疆各族人民称为“我们新疆人自己的大学”。

      在这里,作为一所兵团人创办的新疆本土大学,少数民族师生的比例高于全国任何一所高校。

      在这里,各族学生不分民族,全部实行混合居住、混合编班、混合编桌、混合授课,同桌的他或者她,有可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民族的任何一位学子。

      在这里,各族优秀文化在中华文化大花园里竞相绽放。你帮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我跟你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各族师生因语言的互学互助,因各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互鉴共赏,因学业生活的互助友爱,结下血浓于水的同窗情谊。

      在这里,经年累月活跃着20多支面向全新疆的科技服务专家团队。他们、她们上高原、穿沙漠、走牧场、进村庄、趟农田、访车间,麦田、果园、牲畜棚圈、老乡庭院,处处有他们的身影。

      60年春去秋来,几代人薪火相传。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兵团精神,培育了德艺双馨的老师团队,也哺育了千千万万献身新疆、献身屯垦戍边事业的莘莘学子。

      可爱的学子们,在大学,他们既接受知识的雨露,也接受精神的哺育;毕业了,他们“到兵团去、到南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成为最适应新疆水土、最能扎根边疆、最受各族人民欢迎的大学生。

      有这样一组数字:建校至今,塔大培养了数万名大学生,这些塔大学子,90.69%留在了新疆,72.6%成家立业在南疆。在南疆五地州和兵团南疆四个师的各级农业、科技部门主要领导中,塔大的毕业生达到90%……

      抗大不朽,胡杨不老,桃李芬芳,塔大正年轻!

      (作者:泐俚)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