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京首映——寻找文学故乡的精神高地
    发表时间:2018-06-06 来源:文艺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故乡的情感、事件、意象,如豆之成酱,经历时间的酝酿,即便是想象也会打上记忆的烙印,一并成为作家笔下的素材。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刘震云的延津、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里不仅是作家童年记忆的故乡,也是他们文学梦想最初升起的地方,更是他们文学成长的根系所在。6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摄制团队历时两年,从零下42摄氏度的北极村到海拔4300米的巴郎山,从滔滔黄河到滚滚长江,从绵延千里的秦岭到一马平川的高密,跟踪拍摄了6位作家回到故乡,回到文学现场的历程。该片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提供学术支持,于5月25日在京首映,并将于6月8日至14日每晚20:00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首映式现场,纪录片主人公莫言、刘震云、阿来亲临现场,贾平凹、迟子建和毕飞宇发来贺辞,莫言将他亲笔题写的“文学的故乡”书法作品赠送给主创团队。

      文学可以突破故乡的边界,

      却不能脱离故乡而存在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版图的重要风景。《文学的故乡》总导演张同道坦言,该片选择的6位作家中,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全部获得过茅盾文学奖,6位作家都有作品被20种以上的外国语言译介,其中,莫言的文学作品曾被40多种外国语言译介,在100多个国家流传。摄制组不仅回到文学的故乡,还远赴日本、美国和欧洲多国,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等国际知名专家,记录下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的宝贵历程。张同道还透露,届时观众将看到两个日本翻译家争夺莫言作品版权的珍贵镜头。

      文学可以突破故乡的边界,却不能脱离故乡而存在。许多人会问,在莫言的小说里,有很多孩子都是出了门沿着胡同往北跑,然后到了河堤又往西跑,过了桥又往西跑,为什么都是这个方向?莫言在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给出了答案:这就是我村庄的方向,我的家的方向。贾平凹用40余年的笔墨,写满了在他看来中国最有味道的一座山——秦岭,字里行间的韧劲、力道、成色,一如苍茫秦岭的山高水长,他在纪录片中讲到:“当年我19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就翻过了秦岭到西安,反正一生都是在秦岭,生在秦岭,长在秦岭。”迟子建在贺辞中同样表达了故乡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镜头走进那一片白雪的故乡,看到身后那片沉寂的树,就想到这些树在零下三十八度的环境下还活着,虽然它们脱尽了叶片,那里的自然和生命如此坚韧,这是我的故乡,也是我的生活、我的文学之根和我的未来之路。一个作家拥有故乡是美好的,一个作家有了故乡相当于有了一个梦,故乡的梦永远不会破灭。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雪根芽,这也是我写作和生命的写照”。阿来认为,故乡藏区曾经没有被很好地用人文的、自然的、科学的眼光去阐释与认知,如果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间接地认知,那我们为何不试着自己来建立起关于故乡藏区的认知呢。

      首映式现场,看完纪录片片段的莫言不讳言自己对其他作家故乡的歆羨,“阿来的老家有那么高的雪山,那么辽阔的视野;刘震云的老家也有那么黄的麦子,一望无际的麦田;迟子建的老家有那么多的冰雪;毕飞宇的老家有那么黄的油菜花。每个作家的故乡真是不一样,某种意义上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文学风格。”

      真实不是永恒,真实是刹那

      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张同道谈到,该片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纯纪实,例如莫言为95岁高龄的父亲过生日,没有一点儿摆拍,毕飞宇找到出生的村庄时潸然泪下,摄制组牢牢控制住摄影机在背后绝不转到前面去拍,完全是跟拍;另一部分是摆拍,例如要表现莫言与高密大地的关系、贾平凹与河流的关系等。张同道坦言,自己反对机械的纪实,摆拍是为了更好地触及到本质与内在,否则只是止步于物质真实。

      莫言说,他在拍摄中找到了过去,“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现在让我说一段家乡话我会找不着调,但是一回到老家,周围的乡亲们、过去的伙伴讲的都是老家话,你一开口自然就进入这个世界。我还回了过去的棉花加工厂,当年站岗放哨的老营区,以及当年文学活动的地方。在老营区碰到当年很多村里的朋友,通过他们的嘴巴,通过他们的讲述,回忆了自己的一些往事。这种回忆的构成也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省的过程,下一步还要好好写。”毕飞宇在贺词中谈到:“我在这个片子里经历了欢乐、安宁,还有泪水。我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礼物,在我未来人生的很长时间里,我会看这部影片,因为真实不是永恒,真实是刹那的,我们经历了无限的真实的刹那,这些真实的刹那组合在一起,那是一个大真实。”

      为中国当代文学存像,

      找到观众自己的文学故乡

      文学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它培育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情感和人文表达,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心灵变迁和社会思考。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正是文化纪录片的一种新探索,也是中国电视人对中国当代文学与作家的深度聚焦。张同道坦言,拍摄这类题材的纪录片难度很大。首先,能够邀请到这些作家参与纪录片的拍摄本身就很难。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一直拒绝任何形式的纪录片拍摄,《文学的故乡》是他首次接受纪录片拍摄;其次,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拍文学要拍什么?是以访谈的形式吗?我将用这部纪录片证明,它可以有动作片、文艺片等多种类型元素容纳其中。谈到为什么要拍摄这一纪录片,张同道向记者讲述了他想要拍摄的动机来自于鲁迅。“我感到特别遗憾,鲁迅先生没有留下一分钟的活动影像,直到鲁迅先生故去以后,各大电影厂才开始抢着拍。我想,不能因为这些作家同我们处在同一个时代,就失却了对他们应有的正确认知。”

      以影像为载体寻找文学的发生与萌芽,以真实记录为手段,为中国当代文学存像,张同道希望该片能够让观众找到自己的文学故乡,“当下大家手机使用较多,在碎片化阅读、数字化阅读的当今时代,我们读几千字、几万字已经很难了,我认为这是很危险的。我希望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能够让更多的观众与读者回到文学、回到经典,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故乡,这个故乡也是安放心灵与精神的温馨家园”。

      (许 莹)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