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音乐之“花”绽放国际舞台
    发表时间:2018-03-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叶小钢 郭海瑾

      

      编者按: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古老的中华文化激荡出簇新的活力与生命力,成为当今时代的命题。“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委员故事,不仅仅是委员的个人故事,更是有关家与国的故事。两会期间,副刊版面推出“委员故事·家国记忆”栏目,邀请委员结合自身艺术实践,讲述他们的家国故事,彰显委员的时代风采。

     

      不久前,在法国演出完的“中国故事”系列中的一首作品《中国之诗》,受到了法国观众的欢迎,我十分开心。

      《中国之诗》是一首很多年前创作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作品运用大量中国古琴音乐元素,创作时没太多现代技法,但浓厚的传统音乐因素使之成为一部受到外国观众欢迎的作品,对他们来说耳目一新。当然在创作过程中,也结合一些现代技法,通过对音响、音色、音乐结构等这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元素进行调整,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这对国外观众来说很新鲜,于是也受到欢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要看如何将它与当代表现方式以及文化意识表达结合在一起,结合得好,呈现出来的作品就会受到观众欢迎;生搬硬套必然会导致作品生命力枯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作品永葆生命力的内在驱动力。

      我还创作过一个以花的名字命名的作品系列,其中有代表性的两部:《芙蓉》和《蔓萝》。芙蓉和蔓萝都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花,在中国多分布于南方地区。在这两个作品中,传统音乐的因素也很多,如旋律方面;但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和元素,如气息、留白、空间等,这其实给国外音乐家带来一些困惑,因为气息、留白、空间等都是中国艺术精神中很重要的概念与技法,而国外的音乐家们演奏多是按照音乐的节奏、节拍而进行的,对中国这种传统艺术精神的概念并不融通,比如要表现“兴致所至”,在我们创作中,留白的运用可能就会很明显。像国画一般,画中人物很小,有留白,远处还有层山峦嶂,我们能感觉到,画中留白不仅反衬出画中之物的整体和谐,还表达深远的意境。音乐也如此,意境呈现在现代音乐中,通过当代国际文化交流,往往能给国外观众很大的惊喜,甚至给他们很多启示。西方音乐就像戏剧中的“三一律”结构一样,创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所谓的规律进行,而中国音乐是在规律中更加灵动、自由,呈现一种轻松的状态,这就是空间运用。当然,这要看音乐家当时心境如何,如何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与自然融合、与周围氛围和环境融合的天人合一概念。因而空间和自由度在作品中的呈现,给外国音乐家甚至是世界当代音乐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两部作品有这样交流的机会,作品中空白很大,在国外呈现也相当充分,给国外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很多观众对这一系列以花命名的作品,产生了各种好奇。比如,为什么以花来命名?我想,花命名就是一个传统文化得以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状态之一,也是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于是,以植物名来命名,一是表现植物与环境相生、与人和谐相处之状态,突出自然与人类的休戚相关、和谐共生;二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的心态与包罗万象的想象力。这不仅给国外艺术家以深刻的印象,也使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交流更加通畅。以前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与国外艺术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如今随着艺术创作的水平越来越高、艺术推广的手段越来越广,我们与世界艺术接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慢慢地就会对世界很多国家的艺术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植物系列的作品还有《十二月的菊花》《青芒果香》等,它们也都是“中国故事”系列的一部分。当然“中国故事”系列不是植物主题,还有人文感慨,比如说《长城》,长城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象征,作品虽然写的是历史,而意在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绵不断和生生不息。就像《青芒果香》,名字是一种植物,实际上表现的是大自然与天气、与环境,以及与环境上生存的人们的心境,这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中国故事”系列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不光包含人文自然方面,还有呈现人物思想和情怀的,如《鲁迅》;也有展示历史文化变迁的,如《草原之歌》。《草原之歌》讲述北方民族的历史变迁带给人们的感受。创作《草原之歌》之前,我专程去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及内蒙古历史最悠久的王国废墟进行采风,甚至学习马头琴弹奏,不仅感悟民族的气势,也体会到大草原博大雄伟的胸襟;最重要的是,在那片草原上纵横驰骋过的汉民族与蒙古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巨大的历史变迁所带来的震撼,深深打动了我,于是创作了《草原之歌》。

      这些故事,不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含有中国传统元素,在内涵呈现上,也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它已经在我心底生根发芽,我也会继续创作出这样的好作品带给更多国家的观众,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系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