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广播剧:“小艺术”可以有大作为
    发表时间:2018-01-15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徐伟东

     

      在第十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共有《呦呦青蒿》等8部广播剧作品脱颖而出。这是对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全国广播剧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同时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题材和精湛的艺术水准,为广播剧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繁荣兴盛提供了可贵的实践探索。新时代有新要求、产生行动力、需要新态度和新高度。广播剧是广播媒体独有的艺术形式,是唯一的声音艺术,即使在今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作用。新时代需要更多优秀广播剧作品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广播剧创作必须积极响应新时代的要求,自觉地回应党和人民的期待。

      作品魅力来自艺术初心

      新中国广播剧诞生至今已有近6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1950年2月7日播出的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还是随后3月8日播出的《妇女自由歌》,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广播剧就自觉地担当起党的宣传、舆论工具的使命,自觉地把艺术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期待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创作宗旨并努力去实践它。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剧就一直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与时代紧密相连,起到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比如,1937年7月28日,二十九路军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重镇丰台,夏衍便连夜写出了广播剧《七·二八那一天》,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无论从广播剧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广播剧具有短小、快速的特点来看,广播剧始终都能紧扣时代脉搏,对社会变化和人心所向作出及时回应,并通过电波传入千家万户,起到了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把思想性和人民性融入广播剧创作中是广播剧创作的初心。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是广播剧永恒不变的艺术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广播剧创作更加多元化,但其初心和追求从未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为包括广播剧创作者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创作方向,明确了创作坐标和定位。新时代,广播剧要宣传新思想,塑造新人物,反映新变化,这是对广播剧创作提出的新要求。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8部广播剧作品,无一例外都满足了这些要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播剧人走到今天,应该回顾一下自己的历史,问一问广播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广播剧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只有与时代紧密相连,自觉与党和人民的愿望保持一致,反映真善美,弘扬主旋律,才能保证广播剧艺术之树长青。

      为实践插上新理论的翅膀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伟大的实践需要更深刻的理论指导,而深刻的理论则来自于大胆的实践。这些年来,广大广播剧创作者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许多理论工作者也总结提出了许多好的创作理论。

      然而,对比新时代的要求,实践还有不足,理论尚须提高。怎么能在新时代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实践固然重要,但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低估,甚至更为关键。我们要进一步对广播剧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在这方面,老一辈广播剧人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需要好好地总结和升华。

      广播剧是声音艺术,语言、音响和音乐是其讲述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主题的三大手段。这三种艺术手段的特性都是什么,其表现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广播剧有没有自己的语言?如果有,又有哪些特征和语义表述特点?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此外,广播剧的语言要素到底是“语言”还是“人声”,哪个表述更为准确?音响效果在提升广播剧的真实性上作用到底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研究都还不够。

      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总结会引起我们对广播剧美学的探讨和思考。在新时代,广播剧是更接近于电影还是戏剧?是向小说靠拢,还是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进而成为真正独立的艺术形式?这不仅仅关系到广播剧的创作现实,而且关系到广播剧的未来。

      曹禺先生曾对广播剧有过“诗有多少意境,广播剧就有多少意境”的精辟论断,认为广播剧是想象的艺术,“闭目静听,一切人物,生活的无穷变幻,凭借神奇的语言和音乐,你不觉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奥妙的世界中”,对广播剧的美学特征作了初步的总结,为我们研究广播剧的美学特征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吸收和利用当代接受美学、后现代美学的思想,继续进行更深刻的理论探索,从而为在实践上创作出更精湛的广播剧艺术作品提供理论支持。

      拥抱新媒介会有新天地

      只有紧跟时代变化,顺应时代潮流的艺术才会永葆艺术魅力。广播剧因广播而生,具有媒介和艺术的双重属性,随着各种新兴媒介的出现,传统媒体出现了危机是不争的事实,广播媒介也许会式微,但广播剧不一定会消亡,而这取决于如何认识广播剧的双重属性,以及如何将二者分离,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变化了的欣赏习惯和接受方式。

      首先,要创新形式。广播剧艺术品格不能降低,但形式必须创新,必须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不能全都是正剧,也要有喜剧、悲剧,甚至是闹剧、讽刺剧,这样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艺术形式无优劣,区别艺术水平高低的是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剧作的长短应该根据接受对象进行科学设置,根据人们接收的场合与工具来灵活决定,像在汽车里听的和坐在家里听的肯定不同,用传统的收音机听的和用手机听的也肯定有差别,必须认真研究,才能创作出形式多样的广播剧作品。

      其次,要创新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如果还是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收音机来传播广播剧显然已经远远不够,必须把广播剧的媒介属性和艺术属性分离开,认识到广播剧并不是只能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只要是用语言、音乐、音响等手段讲故事的都可以称作广播剧。这样的认知一方面可以推动广播剧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通过思考传播的新手段和新道路,可以为广播剧打开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要熟悉新媒介,按照新媒介的特性来创作广播剧。这方面需要广播剧创作者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要创新观念。改变广播剧为评奖而创作的错误思维。评奖当然有利于提高创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广播剧的艺术水平,但是要看到广播剧的生命力是深深地植根于人民当中的,广播剧归根结底是做给“人”听的。因此,一方面在评奖中应该增加体现收听率的指标,要问一问有多少人收听了,什么人在听?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做通广播剧创作者的思想工作,让大家明白,广播剧是为听众而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只有观念上改变了,才可能做出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广播剧作品。

      总之,只有不忘根本,总结经验,创新思维,才能在广播剧创作上进一步明确方向,增强信心,才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