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文化大观
    立德·传道·治世——《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
    发表时间:2020-06-10 来源:学习时报

      喻新捷

      

      《群书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宝典。它是唐太宗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及萧德言等人,于贞观五年编辑成书。该书以“务乎政术,存乎劝诫”为宗旨,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自14000多部、89000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撷取65种,计50余万言,涵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等思想流派内容,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魏征在《群书治要》序中说:“爰自六经,讫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凡为五帙,合五十卷,本求治要,故以《治要》为名。”《群书治要》不仅辑录了经史百家中有关中国古代治国安邦、匡政利民的治道思想,同时也撷取了有关治学的精彩论述,从中我们得以探究中国古人的治学之道。

     

      “夫学,身之砺砥也”:治学首先立足于对自身德行的磨砺

      《群书治要·尸子·劝学》中记载:“夫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于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勿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即使是昆吾的铜、铢父的锡,越国的良工将它铸造成剑而不加以磨砺,用它刺击不能深入,侧击也不能砍断,但如果用磨石加以磨砺,那么无论用它来刺击还是侧击,都将锋利无比,磨砺与否,相距甚远。以磨砺譬学,可见,学习就是对自身的磨砺。这种对于自身的磨砺正是源自古人对“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的体悟。

      《群书治要·潜夫论》对此有深刻的阐释,“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圣人成就德行道义的是智慧,用来取得聪明智慧的就是学习。“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祝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夫此十一君者,皆上圣也。由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这11位君子都是极负盛名之人,他们尚且要通过学习才能智慧渊博德行伟大,更何况是平常人呢?

      君子通过“教之以明师,文之以礼乐,导之以诗书,幽赞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有不济乎”以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正如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通过学习磨砺自身涵养德行。

     

      “君子学以致其道”:治学关键致力于对经典道义的传承

      《群书治要·汉书二·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约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古代读书人除了耕种和读书之外,心无旁骛,学而思,思而行,从有志于学到通达五经,扎下学问的基础及人生的根基。正所谓“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读书不能浅尝辄止、贪多求快,而应反复推敲、琢磨其义。通过精读原典,真正领会其中的微言大义,深谙经典中所承载的亘古不变之道。正如《群书治要·汉书二·志》中所言:“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这为我们道出了孔子如何在治学的过程中阐释圣人经典。《论语·述而》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老彭。’”皇侃《论语义疏》阐释:“述者,传于旧章也。”孔子在周王朝衰微,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的时代下,为了维护周礼和王道,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文献典藏进行梳理,整理出我们现在所知的“六经”,期待以先王之道来平当世之乱,从而成就了太史公所谓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如果将言史视为“述”,“成一家之言”当作“作”,那么孔子“述而不作”的治学精神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述而不作”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代文人在领悟古圣先贤哲思的基础上进行著述,就算久远的经典文献在浩瀚史海中丢失,也可在后世文人的著述作品中闪耀思想光芒。《群书治要》共选录了60多部经典,其中《尸子》《申子》《傅子》《典论》《体论》《典语》《昌言》《政要论》《时务论》《袁子正书》《桓子新论》《崔寔政论》《刘廙政论》《蒋子万机论》等14部在唐代以后即已散佚,后世学者正是凭借《群书治要》才完成以上文献的辑佚,这在体现《群书治要》独特文献价值的同时,充分展现了治学过程中通过“述而不作”而成就经典道义的传承。

     

      “学正乃得义”:治学最终落脚于对社会道德的教化

      《群书治要·政要论·序作》言:“夫著作书论者,乃欲阐弘大道,述明圣教,推演事义,尽极情类,记是贬非,以为法式。”阐明了治学之目的在于阐发和弘扬圣贤大道,叙述并说明圣贤教化的道理,推演事情背后的义理,并以此作为标准法度。

      《群书治要·潜夫论》进一步阐述:“凡为治之大体,莫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学淫则诈伪,入学则不乱,得义则忠孝,故明君之法,务此二者,以为太平基也。”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富民的基础上,通过治学使民众品行端正,国家治理得以太平。

      国家太平盛世之道体现在《群书治要·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所描绘的“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人伦大道公认的有五种关系,力行这五种关系又从三个德行方面去做。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这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天下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慧、仁爱、勇气这三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德行,实行这些伦常大道和美好德行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正体现出“道”和“德”紧密相连。“道”被看作是宇宙间实存的天地之道,表现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将顺乎自然法则的“道”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了“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的人伦日用之“德”。“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通过治学,实现“德”与“道”配,将客观普遍的天道转化为现实社会的个体之德。

      《群书治要》以历代“立功树惠,贞心直道”和“立德立言,作训垂范”作为选材之依据,以儒经为基础,引史实为证,广纳众家之善言,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治学宝典。时至今日,其编撰体例及书中关于治学的深刻论述对我们今人读书、做学问仍极具借鉴意义。通过《群书治要》所展现的古人治学之道,让我们明白:学者唯有磨砺自身意志、德行,才能抓住学问之根本、立乎其大者;唯有研读经典,才能学习、领会古圣先贤治世治学的生命智慧;唯有秉持古圣先贤治世治学的生命智慧,才能使学进、使德修、使家齐、使国治。诚如是,方能避免“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骋末学之博闻,饰雕虫之小伎”,创作出利国益民的经典作品。前贤有言曰:“且古者富贵而名贱废灭,不可胜记,唯篇论俶傥之人,为不朽耳”,此之谓也。

    网站编辑:穆 菁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