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当地名开了个“大会”, 怎能不爱我们大好河山
    发表时间:2020-01-14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李 政
      
      
      
       编者按 

      铁路售票员李聪手绘全国铁路线路图 资料图片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正式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地名是历史长河中的时空符号,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而《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纽带,牵紧人与地、人与文化,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唤醒了根植人们心中的乡愁和热土情怀,阐释了高度的文化自信,营造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正是这样一档有历史、有文化、有激情、有理性的精品节目,通过叩问地名,悄然展开了一段大开大合的峥嵘岁月,一场天、人、地交相辉映的大戏。本报现刊发3篇文章及部分反响,以飨读者。 

      当提及一座城市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有可能是它的美食、美景、美人、美物,也有可能是它的历史源流、人文风貌和时代气质,但很多人却直接忽视了与每座城市联系最紧密的元素,那就是它的名字。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每周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和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这档节目以中国村庄、城市、乡镇、山川河流的名字为切口,在解构“中国地名”的同时重构了集体记忆,也激发了集体共情。

      自开播以来,节目热度持续不退。电视端口数据显示,《中国地名大会》已经覆盖上亿人,而在社交平台上,这档节目也成功借力于融媒体手段带动了全民的广泛参与互动。不仅如此,小“地名”更引发了来自大“圈层”的同频共振,节目的传播力触达男女老幼、各行各业,成功引领起全社会聚焦“中国地名”、聚力“地名文化”的新潮。

      激发观众对于脚下土地的热爱 

      在聚焦诗词、朗读、文博、音乐、家风等众多文化细分领域之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再次以“地名文化”为切入口推出《中国地名大会》,让观众们意识到,原来在小小的中国地名背后,蕴藏着深远历史和满满情怀。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中国地名大会》何以完成这样的深度探索?每期节目邀请了来自全国的地名高手同台竞技,通过答题来实现地名文化的密集输出,让观众深入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经济兴衰、民族融合、风物演变、民俗风情、方言、谚语、故事。

      节目将庞杂的中国地名线索进行了清晰梳理,归纳出鲜明的主题,如“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之美”。第五期节目就用地名串联起中华五千年岁月中那些美的瞬间——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千岛扒脸鱼等美食,留园、个园、狮子林、沧浪亭,以及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等美景,汝窑瓷器、博山炉等美物,都和地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环节的精巧设计、选手的博闻强识、嘉宾的深入解读等则进一步延展了节目的文化探讨空间。

      从比拼速度和正确率的“一举成名”“实至名归”环节,到以视频形式呈现题干的“闻名不如见面”环节,以及地名命名逻辑和关联性的终极比拼“名扬天下”环节,再到当期优胜者独自面对的“地名天梯”环节,选手的登顶之路就是他们不断突破自我瓶颈,丰富地名文化知识的道路。

      节目中,来自北京的地图出版社编辑黄伟即使实力过人,在最终对决环节也败下阵来。当他与来自安徽固镇的硕士研究生齐创业,在70个地名组成的阵列中抢选符合线索的地名时,以微弱劣势未能蝉联冠军。而后,齐创业挑战“天梯”时,“车仔面发源地”一题竟难住了他,最终成绩止步中等水平。

      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点评两人表现时说,“很多知识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专业就能够积累起来的”。其实,这档节目正是以“地名”延展了文化经纬,为大众搭建起了汲取多元文化的空间。也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所说,“地名之所以叫大会,就是它也是一个群英会,我觉得《中国地名大会》的的确确以地名为核心而包罗万象,展开了知识的大千世界,让我们所有的人受益无穷”。

      诚然,这种“受益”并不止于知识层面,《中国地名大会》在梳理过去、立足当下的基础上,不断向未来进行探索,更找到了属于每一个人、每一座城市的时代坐标,激发的是观众对于脚下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深情感知以及对国家发展的深切体悟。

      集体共情打开中国地名的想象力 

      乡土,是每个人的归宿,是承载乡愁的地方;地名,则蕴藏着所有中国人的集体情感。《中国地名大会》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这种情绪,并通过多元内容进行聚焦与放大,正因为如此,这档节目自播出起便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以真正实现了“破壁出圈”。

      有来自天南地北的观众反馈,清晰呈现了这档节目所具有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大会》的题库既字斟句酌、严谨把关,也化繁为简、通俗易懂。”“通过观看《中国地名大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所留下的令世界叹为观止的足迹,和带着自强不息、生机勃发、万古长青的内生力量。”“应该多一些像《中国地名大会》一样的节目,把生活中默默无闻的英雄真真切切地推到我们眼前。”不仅如此,节目在播出过程中更获得了来自地震局、气象局、铁道部、邮政、空军等多方关注,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诚然,《中国地名大会》的“破圈”也得益于其创新的融合传播手段。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便着力于融合传播,背靠总台媒体融合的优势,《中国地名大会》将节目真正打造成了沉浸参与式的文化课堂。

      一方面,节目联合同名答题小程序,为中国地名文化聚力;另一方面节目还联合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活动,实现了大小屏融通、线上下共振的传播格局。由此,《中国地名大会》的传播边界被无限延展,“中国地名”的传播力和想象力也被不断开启。

      展现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中国地名大会》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地名文化,领略地名背后的历史、生活、情感和信仰,本质上展示的正是一个回望历史、赓续传统、思索当下、展望未来的中国。它对于新时代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节目既呈现天南海北的多样风貌,也展示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更强调地名文化的时代价值。它希望让观众看到,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乡风、乡音、乡情,凝聚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人文基因。

      《中国地名大会》用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内容和形态,引导观众领略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营造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负责同志表示:“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共收集地名1200多万条,可以说,每一条都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制作的《中国地名大会》,是一档文化内涵丰富、高质量、高水平的节目,是弘扬地名文化的创新之举,对于宣传我国地名文化、激发人民群众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要将博大精深的学术要点化解为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并不容易。节目播出之后,在民政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节目以社会参与、多方互动的方式传播地名知识,传承中华优秀地名文化,是地名管理与大众传媒密切合作的一次重要创新。节目内容精彩,知识丰富,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公众学习地名知识、了解地名工作的兴趣。

      “以地名之端俯瞰华夏锦绣,于文明之巅遍览璀璨智慧。”《中国地名大会》仍在持续热播中,更多元的中国人、中国事、中国风物以及中国故事也将陆续登场。从“地名”出发,这档节目让我们看到的是不平凡的个体,是每座城市的光亮,也是中国独特的印记和未来。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李 政) 

      专家与观众点评 

      “这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场地名文化的饕餮盛宴,既有选择题、版图题,还有视频题、线索题和阵列题等诸多形式,而且角度新颖,设问巧妙。让我格外震撼的是,节目居然可以如此有趣、有味、有情、有泪、有美、有画!”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牛汝辰 

      “众多地名像一张张名片,反映的是历史的回忆,也是文化的沉淀。节目特别强调地名文化的时空横纵关联,在兼容包并、交相辉映中,向人们述说历史的深刻烙印,让我们的内心自然升腾起了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自豪感。”

      ——福州市民陈斌 

      “优秀地名是承古开新的名片和标识。‘承古’就是继承历史上优秀的人物和事件,命名一系列蕴含革命传统和精华文化的优秀地名。‘开新’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出“创新”精神,开发出一系列既有思想性又有实用性的新地名。中国地名大会选手们在围绕地名激烈竞赛的同时,一个个英雄人物向我们走来,一部部英雄画卷徐徐展开,一股股民族豪气涌上心头。可以说,没有英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更没有实现伟大复兴的辉煌明天。”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永春 

      “通过观看《中国地名大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从远古一路走来所留下的、令世界叹为观止的足迹,并带着自强不息、生机勃发、万古长青的内生力量。如第一期所提到的‘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对联,使我们江苏人想起由‘难通’变‘通江达海’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华民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

      ——江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林辰 

    网站编辑:穆 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