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彰显历史题材的现实温度——评电视连续剧《可爱的中国》编剧艺术
    发表时间:2019-08-2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冷恒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海报

     

      8月21日是方志敏烈士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从7月4日起,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可爱的中国》 。该剧播出期间,最高收视率达到1 . 67 %,平均收视率1 . 2 %,始终居央视晚间黄金时段首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纷纷报道的同时,该剧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阅读量及关注度也十分可观。日前,该剧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这一现象令人激动,也引人思考。

      如今不少编剧都认为,英雄人物和历史剧不好写、难出彩, 《可爱的中国》的编剧廖欣及其团队却迎难而上。在如今的影视剧市场上,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正在成为拉动观众、拉动创作的核心力量。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有什么特性呢?笔者认为,它应该既能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斗争历史,又能表现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能获得观众欣赏和认可,更能启迪观众。

      《可爱的中国》的热播与广受欢迎,从编剧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大概有以下4点成功之道。

      其一, “三情”落笔,小笔触描绘大主题。选择观众耳熟能详的烈士方志敏的遗著作为切入点,以编年史的方式描绘英雄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并带出一代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种题材和写法,本身就极具挑战性。写英雄的悲壮不难,但写好英雄的情感却不易。 《可爱的中国》编剧从爱情、亲情、革命情这“三情”入手,来演绎历史题材,可谓独辟蹊径,艺术地再现了观众所不熟悉的方志敏烈士的另一面。

      写亲情。上海的地下党中央缺少经费,方志敏率领苏区人民节衣缩食,冒着生命危险,几次送去了上千两黄金和大量银元,而他母亲找他要钱,他却一分也不拿出来。

      写爱情。方志敏在结婚时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礼物送给新婚妻子,便说:“我把我名字中的‘敏’字送给你” ,这是何等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叛徒出卖地下党组织,妻子缪敏被捕,方志敏彻夜难眠。除掉叛徒、救出妻子后,两人紧紧相拥。“敏,你受苦了,走,回家! ”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煽情的台词,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动;缪敏对着方志敏的遗骨所说的话: “志敏,你怎么才露面!你心心念念盼望的可爱的中国,都已经成立8年了! ”悲喜交集之情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写革命情。方志敏对农民兄弟的情、对红军战士的情,在剧中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他在得知周春兰家既是富农,其兄又当了红军,并在战斗中牺牲时,便依着人性的慈悲和工作的灵活性,依然分给她家6亩地;再比如北上抗日时,他明明已经突围成功,但为了把大部队接应出来,又冒着危险冲进包围圈。编剧们凭借扎实的故事建构、合理的想象以及饱满的情感,让战友情、革命情体现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其二, “三性”立意,新手法讲述老故事。剧作摒弃“喊口号”“唱高调”的形式,用朴实无华、自然生动的手法,真实地写出了红色年代里的英雄往事,写出了民族的血性、刚性和共产党员的党性,也使作品的社会性、情感性、艺术性饱满地融合。

      剧中,坚定崇高的信仰铸造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编剧在这一点上用力最多,表达得也最多。相比其他同类作品, 《可爱的中国》更具感染人的力量,原因就在于编剧把历史的来龙去脉演绎得十分精准,让人物命运完全融于纵横捭阖的历史中,而不只是将历史作为大背景,这令此剧有了恢弘开阔的史诗感。另外,该剧叙事清晰理性、情节编织曲折、细节准确到位、人物形象众多但鲜明生动,又运用了谍战与诗意交集的笔法,将方志敏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 “三小”结构,细微处描绘大格局。用小人物说大故事,用小细节表现大主题,用小角度展示大格局,是《可爱的中国》一剧的另一大艺术特色。廖欣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只能边读史边写大纲,从史料中寻找故事,从合理想象中挖掘人物。 ”足见编剧是在以史为据,注重把握历史节点、关键细节等前提下,将虚构人物与现实人物、虚构故事与真实历史交织在一起推演剧作。正因为有此严谨的创作态度,最终让严肃的主旋律剧情活跃、生动起来,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

      在小细节的应用方面,本剧更是精巧到位。狱中的方志敏为了不被敌人利用,宁可忍痛默写与爱人缪敏合作的歌词,也绝不肯站在窗口望一眼她;方志敏就义之前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绝笔文后,淡定地把玩两支毛笔,再认真地将毛笔搁在笔架之上,那种从容赴死的情绪跃然于屏幕之上,这就是小细节的感人之处。

      编剧用虚构的小人物穿针引线,将原本松散的历史事件有序组接与推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增加宣金山这个小人物贯穿全剧,将劳苦大众从无知到觉醒再到自觉拥护红军、拥护党,甚至为之付出生命的历程,以点带面写得可信感人。再比如,行刑之际,照相师傅提醒方志敏“千万不要眨眼”的情节,从小人物的视觉角度巧妙地展示了方志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其四,三种对接,让英雄人物“活”起来。有人说过,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如何让历史书上的英雄鲜活起来?该剧在谋篇布局上进行了3种巧妙的对接。首先是个人初心及奋斗经历与中国革命艰难历程的对接。这部剧虽以表现方志敏的革命生涯为主,但也描绘出一代革命人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一群纯粹的共产主义者的初心和本色。

      其次是将历史素材与剧作结构有机对接。剧作采取倒叙的方式,从新中国成立后方志敏的文稿和遗骨被发现,由毛泽东主席和方志敏的战友邵式平展开回忆,回顾了方志敏从智斗北洋军阀到在国民党监狱中牺牲近10年的革命生涯。剧作以详尽的篇幅,细致地再现了方志敏如何同错误路线作斗争,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组建红十军、红十一军,率部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并北上抗日,直至被捕后在狱中同敌人继续进行不懈斗争,并具有智慧和胆略地留下14万字遗著,再到最后英勇就义的历程。这些情节通过台词交代或闪回展现,大倒叙里套入小倒叙,突出主人公人生的若干重要节点,合情合理,内涵丰富。

      再次是编剧、导演、演员各创作群体的完美对接。 《可爱的中国》剧作质朴干净,台词毫不做作,不少采用方志敏著作中的原话,真实而富有当时的时代气息。全剧情节和细节细致真诚,不仅不缺乏戏剧性表达,不少地方还相当打动人,生动彰显了方志敏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再加上导演的二度创作以及演员们形神兼备的表演,全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近年来,如何讲好革命历史故事、挖掘革命精神,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重点。《可爱的中国》在创作过程中独具匠心,不仅用历史细节和真实故事打动观众,还通过对英雄人物的艺术化呈现,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这部电视剧展现了主旋律作品的独特魅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温度,堪称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