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佘双好: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发表时间:2019-10-17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导 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因此,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事业。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八个相统一”言简意赅、深刻精辟,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理论强党本期策划将深入解读这一教学要求。今日刊发坚持“八个相统一”系列文章之三,敬请垂注。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佘双好 

      

      

      作者简介:佘双好,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现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

      

      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两者共同存在于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价值性与知识性的辩证关系,不仅将两者的关系提升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规律的高度,而且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价值性与知识性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有益成果,它以客观的形式呈现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之中;价值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体现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正因为知识和价值对于主体的不同意义,有哲学家把两者区分开来,把知识视为一种事实材料,而把价值看成是一种主观判断,把价值从知识中抽离开来,构成知识与价值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即使在纯粹的科学研究中,也是不存在,“价值中立”本身也代表着一种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是科学研究中知识性与价值性关系的一种真实写照。 

      知识和价值的不可分割性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因为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上一代人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活动中所使用的知识材料,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反复精心挑选的知识材料,带有教育者主观的痕迹。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价值的问题不可避免,如何按照教育者价值目标和要求,培养符合教育者需要的人才,就成为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目标。在我国古代,设立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明人伦”,如《孟子》中明确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虽然西方学校进行各种各样的知识教育,但“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但是特别放在教学面前的较近的目的,可以表达为——多方面的兴趣,较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批判过资产阶级学者声称知识可以脱离价值,学校教育可以脱离政治的“谎言”,他说:“资产阶级国家愈文明,它就愈会骗人,说学校可以脱离政治而为整个社会服务……我们公开声明,所谓学校可以脱离生活,可以脱离政治,这是撒谎骗人。”首先从教育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政治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通过知识教育实现价值教育的目标。其次,从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来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从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角度,充分论证了教育过程中知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关系。因此,不能脱离价值性孤立地谈知识性,也不可能只强调知识性而忽视价值性,在教育活动中它们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具有鲜明价值性的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把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学校的根本特征和区分其他类型学校的根本标志之一的重要举措。在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意味着教育主权的回归,而且体现新教育的性质,具有明确的价值属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上看,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若干文件都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这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开宗明义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和任务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具有价值性,是价值性特点十分鲜明的课程。 

       思想政治理课又是具有深刻知识性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能够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以及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规律性,具有无可辩驳的科学性。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这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然而,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科学理论,不可能通过渗透在其他课程中的方式来实现,必须通过专门的课程才能完整准确地实现。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逐渐提升到学科高度,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系统化、体系化、专门化,形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国外发展、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的具有整体性和专门知识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学科支撑,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特征明显的课程。 

      

      三、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特点,从内在规律性的角度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塑造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知识为课堂教授内容,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这个层面,必须在教授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作为载体和素材,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重教育规律的叠加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遵循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即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还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更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学生真正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习的科学理论,转化为自身运用的思想武器,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求。 

      二是价值观塑造要以知识作为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或者说以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而不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价值说教。价值说教是一种只提出价值要求而不提供知识材料的教育活动,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区别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是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和系统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通过知识形成价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和建设的充分展开,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性,要充分利用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成果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用理论或者学科的知识回应党意识形态要求。 

      三是实现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实现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目标,寓价值观于知识教育之中,一方面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性,用科学和学科的力量回应意识形态的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建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忽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在两者结合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结合提供了指导和示范。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这就是把价值性融入知识性之中,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结合,为实现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专家推荐意见】该文选题意义较为深刻,论述观点基本正确,逻辑结构比较清晰。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认识和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要求,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的重要方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迫切需要。

     

      (理论强党出品,皆为原创,如蒙垂爱关注转发,务请注明转自党建网或党建网微平台,以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网站编辑:白梦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