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北京市朝阳区高井村以党建统领发展
    发表时间:2018-10-17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走进北京市朝阳区高井村,宽敞的柏油路两旁,矗立着一幢幢小楼。三三两两的村民谈笑着走向一个共同的地方——“高井道德讲堂”。村党总支书记庄虔春说,高井村以党建统领发展,开设“道德讲堂”,把党中央的精神落实到基层,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基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

      今年66岁的李兰萍老人,是高井村的老住户。别看岁数大了,可玩起时尚来,不输年轻人。她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智慧高井”APP,演示着手机里的各个界面:“点这个,能看见几年前村里的老档案;点这个,是村的财务公开情况;还有这个,能看见村里多少房子租出去了……”

      老人嘴里的这个那个,其实是“智慧高井”大数据平台。打开界面,“美丽高井、高井党建、廉政建设、家风建设、‘三公开’、数字高井”六个板块依次排开,几乎涵盖了村里的财政、村务、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手机上,村民不仅能够看到村里的各类信息和新闻,还能动态掌握村里的房屋租住、流动人口等情况。

      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井村,人口流动性大,治安问题成了村民的一大心病。高井村以党建为统领,建设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房屋租住情况,村里的治安好起来了。

      在政务透明方面,高井村做了不少尝试。依托“智慧高井”,实现了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其实早在2005年,高井村就实行了村账托管制度,成为北京首个实现第三方公司村账托管的村级单位。“自己要干净,说话就有底气,办事就硬气。”

      庄虔春说,“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村民有病能早治

      前几年,高井村依托朝阳区位优势,办起了东亿国际传媒、红庄文化保税创新园等园区,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富裕了,如何让老百姓的生活再上一层楼?

      庄虔春说,身体健康是百姓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就是要让他们有病早治、有病敢治,老百姓的获得感就是我们的成就感。

      村里每年免费为每位村民体检,大病治疗二次报销,建立村民个人健康档案,举办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大课堂,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提供爱心红包、爱心蛋糕,为每位村民缴纳意外伤害保险等……谈起这些,村民祖长海竖起了大拇指。

      村里的老人王淑琴,几年前患了肾癌。老人说,如果不是村里的体检和医药费二次报销政策,现在都不知道成什么样儿了。有段时间,王淑琴老觉得身上不时蹿着疼。原以为是小毛病,也没在意。后来村里组织体检,发现肾功能异常。当时,她儿子刚买了婚房,家里也没什么积蓄,王淑琴不想去治疗。后来在村干部的劝说下,老人才去医院。医生说,幸亏发现得早,不然病就不好治啊!这次住院看病,老人自己只花了两万多元,病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今硬朗的王淑琴说,这得感谢村党总支和村干部,感谢村里的政策好!

     

      用身边故事引导崇德向善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走进高井村史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风”的这段话被写在了显著的位置。

      如何用好的“家风”“家教”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开办“高井道德讲堂”,让村民讲自己身边的故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崇德向上。在高井村“家风墙”上,写着村里各家各户的“家风”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鞭策。

      “高井道德讲堂”自2015年建立后,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教育培训200余场,先后有100余位专家学者走上讲堂,为村民进行道德文明宣讲。庄虔春说,走上讲堂最多的还是高井村的村民,让老百姓讲自己的道德故事,用老百姓的故事感染老百姓,让好的风气在村子里传播。

      在高井道德讲堂的影响下,许多村民悄然改变。村民王淑敏说,在高井道德讲堂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事做人。她的儿子衡海龙是高碑店派出所一名优秀的辅警。谁能想象,几年前他还是个靠着家里的房租、父母的接济生活的闲散青年。高井道德讲堂的课深深吸引了他,并成为这里的常客。“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人,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也想改变自己,成为像他们那样优秀的人。”经过几年的奋斗,衡海龙也登上了高井道德讲堂,以自己的励志故事证明:自己不付出就一事无成。年轻人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如今,在高井村,崇德向善已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责任编辑:王仁锋)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