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山西晋城启动“讲习快车”四个多月,覆盖五万余人次
    发表时间:2018-06-15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讲课带着泥土味,我们都爱听”

     

    本报记者 胡 健 刘鑫焱

      台下,群众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台上,小品《咱们村的组织生活会》正在上演。

      这是“晋城新时代讲习快车”在田间地头宣讲的一幕。演出者是山西省“晋城新时代讲习快车陵川号”的工作人员。“晋城新时代讲习快车”是山西省晋城市着力打造的理论工作新品牌。晋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联民说:“晋城用丰富的内容形式,用‘车+所’的运行模式,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多样化、生动化地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基层百姓。”

      “我们每期设置一个主题,在一个钟头的时间里,尽可能让大家接受、消化。”阳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许继红介绍说,“‘讲习快车’属于流动宣讲,灵活度高,能到厂矿企业,也能到田间地头,有路的地方宣讲就能到达。”

      “讲习快车”首先是“快”。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大约7分钟一个节目,围绕主题,有政策宣讲,有文艺助阵。今年1月24日启动以来,晋城市已累计出动“讲习快车”170次,覆盖乡村350个,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为了将“快餐”做得可口,晋城市没少下功夫,“要贴近群众,就要用鲜活、带泥土味的话。”陵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丽萍说。

      宣讲,最难的是接地气。怎么接地气?“要把老百姓想听的、急需了解的内容传递给他们。”许继红说,“每期讲习快车我们都请了农林、水利方面的专家,每次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给农民一些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

      陵川在太行南麓,气候偏寒,附城镇大檞树村小气候更为独特,极寒天气更多,这里的果农有点摸不着“门道”。之前,村里就试种过玉露香梨,可是缺乏种植技术,一碰到特殊天气,容易遭受大损失。

      “讲习快车”送来了“及时雨”。“林业局的技术员说,县里正准备通过补贴鼓励我们购买农业险,还教给我们通过拉防护网降低夏天冰雹灾害。”大檞树村种植户路国荣也算是老果农了,他对那天20分钟的宣讲印象深刻,“讲解员拿起一些枝杈,讲起了‘丁’字形芽接法,听完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之前做的都不规范。回头我还要专门去趟县里,再请教一下。”

      距陵川200公里外的晋城市阳城县,一辆印着“晋城新时代讲习快车阳城号”的宣讲车开进了东冶镇东冶村的广场,200多位村民早就等在那里。阳城县党校副校长原锁社站在大家中间,围绕“新时代的奋斗者”这个主题,即兴演讲,引来阵阵掌声。“讲课带着泥土味,我们都爱听。”在场的村民说。原锁社讲完理论后,主持人和当地的一个养蚕大户,展开了一场“致富经”的对话。养蚕人王彩虹结合自己的奋斗历程,把循环经济产业的门道“透露”给大家。

      “要让老百姓听进去、记得住,就要把身边的故事挖掘出来,宣讲才能事半功倍。”许继红说。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