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搞好调研要有硬功夫
    发表时间:2018-05-2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我们常说,调研离不开良好的作风。事实上,要取得调研成效,不仅要有好作风,还要有硬功夫。

      毛泽东同志说过:“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表面上看,调查研究很轻松,但如果没有较强的调研能力,办法就找不出来,问题也解决不了。

      据报道,曾有一位厅长下基层调研,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道如何继续交流下去。类似这样的人,曾被批评为: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如此“不会说话”,折射出的正是“能力不足”问题。让这样的领导干部下去调研,又如何能取得良好成效?

      调研,从来就是一个看能力、见功夫的活儿。它决不是“风风光光下去”那么简单,也不是粗粗听听汇报、开开座谈会就能有所斩获。调研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一般来说,调研的对象有职位比自己高的,也有共产党员、青年学生、普通群众等,这些人的知识背景、思想观念、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引导他们说真话、道实情、交心底,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调研对象不同,谈话了解的形式、内容也应不同。如果都是一个腔调,就会产生沟通障碍,难以发现原生态线索、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很难作出科学的决策,难有正确的贯彻落实。

      事物是复杂的。到一线调研,必须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因此,好的调研,除了具备沟通能力,还要有观察能力,没有一双“火眼金睛”也不行。很多场景,是真实的,还是包装的;是提前准备的,还是保持素面的,都需要通过观察得知。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曾问身边工作人员:“你们讲一讲,寻乌做生意的中间,哪一类最多?”有人能回答。再问:“寻乌哪几家豆腐做得最好,最容易卖掉?又有哪几家水酒做得最好?”这下就没有人回答上来了。于是,毛泽东把自己调查的结果告诉了大家,并说:“到一个地方做调查研究是好的,但调查要深入细致,走马观花,到处只问一下,是了解不到问题的深处的。”可以说,只有具备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真章真经,获得利于决策和贯彻落实的真知灼见。

      有人说,今天,是一个用数据驱动、靠智能演进的时代。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不仅要面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还要面对各种高新技术、创新产品。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科技素养,才能从调研中发现什么能成为领跑者、什么能引发技术革新。否则,把过时的东西当作宝贝,把模仿的东西当作创新,一旦作出错误判断,靠什么引领时代潮流?又怎能把创新的引擎全速驱动起来?

      如果说前期一线调研需要过硬能力,那么后期调研成果的归纳梳理也见功夫、见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研成果的整理,就是把点上的变成面上的,把零散的变成系统的,把定量的变成定性的,从中发现事物的典型特征、普遍规律、发展趋势,等等,从而为科学决策、正确施政、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如果没有一定的辩证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战略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就难以写出好的调研报告,也不会有调研成果的高效利用。

      “政善治,事善能。”搞调研要有硬功夫,不能摆花架子。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很多事物错综复杂,要想“按准地球的脉搏”,从端倪中发现趋势,从青萍中发现风向,不仅需要政治过硬,还需要本领高强。领导干部只有平时注重全面锻炼能力素质,调研前做细功课、下足功夫,才能确保调研取得有益的启示、科学的办法、绝佳的经验。倘若没有能力,即使一趟趟下基层,到头来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桑林峰)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