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引起热烈反响
    发表时间:2018-07-23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在南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携手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7月22日,在对南非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星期日独立报》、《星期日论坛报》、《周末守卫者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携手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我很高兴应西里尔·拉马福萨总统邀请,对南非共和国进行第三次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中的“彩虹之国”拥有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奋发有为的勤劳人民、绚丽多姿的多元文化。即将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我心中充满期待。

      今年适逢中南建交20周年,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共同的反帝反殖反种族主义斗争中,两国人民就结下了深厚友谊。新南非成立后特别是中南建交20年来,两国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进程中始终相互支持、相互借鉴。两国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实现了由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跨越,呈现出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战略协作齐头并进的强劲发展势头。过去6年里,中南作为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国,密切协作,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南关系已经成为中非关系、南南合作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对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两国领导人保持着密切互访、会晤、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引。中国连续9年为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南非也已成为中国在非洲最大贸易伙伴。2017年,双边贸易额391.7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了20多倍。据不完全统计,中方累计对南非直接投资已超过102亿美元,增长了80多倍,为当地创造了数以万计就业机会,有力助推了南非经济发展。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兴业并取得重要成功,书写了中南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精彩故事。南非企业在华投资同样取得不俗业绩。

      近年来,中南通过互办国家年、正式启动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等举措,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两国教育、文化、科技、卫生、青年、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南非已成为吸引中国游客最多、建立友好省市最多、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国也已成为备受南非留学生和游客青睐的求学和旅游目的地。中国中医药企业正积极开拓南非市场,为南非民众通过针灸、拔罐等中医药疗法祛病除疾、增进健康提供了新选择。中国志愿者广泛动员在南非的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同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合作,为非洲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这些都是对中南、中非友好的生动诠释。

      当前,南非踏上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征程,拉马福萨总统提出了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改善民生、推进社会转型等目标,并宣布南非进入了一个“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新时代”。我们愿同南非方一道,以两国建交20周年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更快向前发展。

      ——行稳致远,将中南政治互信不断提升至新水平。我们要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加强党际合作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事关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永远做彼此信得过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我期待着9月在北京接待拉马福萨总统访华并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锐意进取,推动中南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我们要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好双边、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合作等机制和平台作用,不断深化两国产业产能、资源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旅游、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扩大交往,为中南人文交流不断增添新动力。我们要发挥好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重要作用,加强两国民间往来,扩大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青年、妇女、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合作,夯实中南友好社会民意基础,让两国人民的手牵得更紧、心贴得更近。

      ——加强配合,推动中南战略协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要相互支持办好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和合作,推动国际治理体系变革,共同维护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为解决当今世界最紧迫的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

      今年还是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启动10周年。10年来,金砖合作取得巨大发展,影响不断扩大。这次领导人会晤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首次峰会。中方将全力支持南非方办好这次会议,在“金砖国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共谋包容增长和共同繁荣”主题下,深化金砖战略伙伴关系,加强金砖团结合作,助力金砖五国联动发展。相信这次会晤必将开辟金砖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也是新南非首任总统曼德拉先生诞辰100周年。曼德拉先生曾经说过,“非洲重获新生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理想,其种子已经撒遍非洲各个区域,撒遍整个非洲大陆。”上个世纪,南非和非洲经过不懈奋斗重获新生。我坚信,本世纪将迎来南非和非洲大陆的全面振兴。让我们携起手来,并肩前行,昂首阔步,共同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

     

    习近平在卢旺达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中卢友谊情比山高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7月21日,在对卢旺达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卢旺达《新时代报》发表题为《中卢友谊情比山高》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中卢友谊情比山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保罗·卡加梅总统邀请,我将于7月22日至23日对卢旺达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首次访问贵国,也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到访卢旺达,我对此行充满期待。

      卢旺达有“千丘之国”美誉。这里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物产丰饶,这里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非洲大陆上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近年来,在卡加梅总统领导下,卢旺达政府和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当前,卢旺达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和地区影响力不断提升,给非洲乃至世界上面临发展振兴重任的国家树立了榜样。我为此感到高兴,衷心祝愿卢旺达在发展振兴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卢两国虽然相距遥远,国家大小、制度、文化不尽相同,但两国人民有着深厚传统友谊。中卢在历史上都曾遭受深重灾难,因此都倍加珍惜当前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局面,都为自己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

      1971年中国同卢旺达建立外交关系。47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中卢两国人民友谊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两国人民彼此信赖、互帮互助,中卢友好深入人心。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卢关系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中国已成为卢旺达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援建的阿马霍罗国家体育场里上演了多场精彩赛事,成为卢旺达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穆桑泽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卢旺达北方省最大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即将实施的打井200口项目将有效缓解11万多民众饮水困难。中国企业家积极响应卡加梅总统提出的“卢旺达制造”发展战略,创办的服装公司为卢旺达发展本国制造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公司修建的公路占卢旺达国家公路总里程70%,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卢人文交流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卢旺达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每年有数百名优秀的卢旺达学子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留学。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员已近5000人,卢旺达武术协会有2000多名学员。在为卢旺达援建的马萨卡医院、基本戈医院里,中国医疗队用他们的医术和仁心救死扶伤,两所医院为60多万民众提供医疗服务。正在实施的“万村通”卫星电视项目将为卢旺达300个村庄配备数字电视,极大丰富15万多农村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前,卢旺达正在积极致力于实施“2020远景”发展规划,中国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中卢合作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去年3月,卡加梅总统成功访华,我同他就新形势下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为中卢关系未来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我期待通过这次访问,为中卢传统友好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蒂结新硕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坚持相互尊重,深化政治互信。双方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密切各层级交流合作,共享发展经验,为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筑牢政治基础。中方坚定支持卢方走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

      ——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扩大各领域合作。双方要发挥互补优势,拓展合作领域和途径,加强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矿业、贸易投资等领域务实合作,将中卢友好更多更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推动文明互鉴,丰富人文交流。双方要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旅游、航空、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交流合作,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让中卢友好更加深入民心。

      ——密切沟通协调,加强国际事务协作。中方赞赏并支持卢旺达作为非盟轮值主席国为维护非洲团结、促进非洲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双方要继续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沟通协调,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中卢友好是中非友好的缩影。几十年来,中非始终真诚友好、团结合作,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将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包括卢旺达在内的广大非洲友好国家一道,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扩大合作。一个多月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召开。我欢迎卡加梅总统以卢旺达总统和非盟轮值主席双重身份赴华与会,期待着同他会面,并同论坛其他成员方领导人一道,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共绘中非发展美好蓝图。

      卢旺达有悠久的“乌姆干达”文化,强调大家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参与来实现共同目标。中国有一句类似的谚语叫做“人心齐,泰山移”。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时也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中卢两国应该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构建中卢、中非命运共同体携手前行。我深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卢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在塞内加尔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7月20日,在对塞内加尔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塞内加尔《太阳报》发表题为《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提起塞内加尔,人们马上会想到非洲足坛劲旅“特兰加雄狮”队,有世界最艰苦比赛之称的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这里还是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文化之邦。贵国开国总统桑戈尔就是著名诗人和作家,他1974年访华时,同毛泽东主席讨论过诗词,他的著作积极倡导“黑人传统精神”,提升了塞内加尔和非洲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近年来,在萨勒总统领导下,塞内加尔成为发展热土,正向“振兴塞内加尔计划”提出的宏伟目标迈进。我很高兴应萨勒总统邀请对塞内加尔进行国事访问。我期待通过这次访问,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深化合作,推动中塞关系得到更大发展。

      中塞关系已经走过47个年头,其间,有过波折,走过弯路,但双方相互支持、友好合作是主流,两国人民的心始终相连。2005年中塞复交后,两国关系翻开新的一页。中方支持塞方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塞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中方坚定支持。两国政治互信水平不断提升,互利合作成果实实在在,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中塞关系实现了从长期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跨越。

      现在,中国是塞内加尔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花生进口国,双边贸易额10余年间扩大了16倍。中国是塞内加尔第一大融资来源国,由中国融资建设的方久尼大桥、捷斯—图巴高速公路等项目将有力促进塞内加尔经济发展。中方提供融资实施的乡村打井工程将建设251口水井和1800公里管线,解决塞内加尔七分之一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中方援建的国家大剧院、黑人文明博物馆、竞技摔跤场等为传承和发扬塞内加尔文化传统作出了重要贡献。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年,桑戈尔总统看到中国援助塞内加尔的农业专家同当地人民一样劳动、一样满手泥巴,非常感动。今天,中国专家仍在田间地头,同塞内加尔兄弟姐妹一起切磋水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友谊在两国人民心中扎下了根。2013年,65岁的塞内加尔老人比拉马参加“感知中国”知识竞赛。他从全球25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高奖,并被邀请到中国旅游,实现了多年的访华夙愿。现在,每年有近800名塞内加尔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往来两国经商、旅游人数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每一通电话、每一封邮件、每一次握手都会多一分相知,人民友谊的涓涓细流正汇成江河海洋。

      有句沃洛夫谚语说,“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慰藉”。这同中国人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同样的意思。中国同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广大非洲国家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我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发展。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高度认同“一带一路”合作理念,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将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中非合作开辟新天地。我们愿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塞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我们要坚持平等互信。双方要从长远角度把握两国关系,在事关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做真诚相待、互信互助的好朋友、好伙伴。

      ——我们要加强战略对接。塞内加尔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正在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方愿同塞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享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工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促进两国实现更好发展。

      ——我们要深化务实合作。中方愿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牵引,以中非合作论坛为平台,同塞方发挥优势互补,重点加强农渔产品贸易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合作,帮助塞方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中方愿在科学规划、经济可行、循序渐进基础上,同塞方加强沟通和合作,确保融资可持续。

      ——我们要扩大民心相通。双方要继续加强教育科研机构、文艺团体、新闻传媒、青年组织友好交流,让双方合作快车跑得更稳更远。

      ——我们要加强国际和地区事务合作。中方愿同塞方就联合国事务、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气候变化、非洲和平与发展等重大议题加强沟通和协调,愿同塞方加强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合作,促进论坛机制和中非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中塞人民梦想相通,命运相连。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中塞合作沿着互利共赢道路不断前进!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

     

    习近平在阿联酋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携手前行,共创未来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7月18日,在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联酋《联邦报》、《国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前行,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携手前行,共创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哈利法总统邀请,我将于7月19日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今年首次出访的第一站,也是我再次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访问的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中阿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互通有无、相知相交。7世纪,双方又打通了海上贸易往来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销往阿拉伯半岛、东非、欧洲,阿拉伯香料和珍珠也登船经印度洋前往中国。

      1984年中国同阿联酋建交,掀开了交往合作的崭新篇章。过去的34年,是两国传统友好深化发展、民间往来迸发涌流的活跃时期,中国人民不会忘记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阿联酋政府捐款5000万美元所体现出的患难真情。过去的34年,是两国快速发展、在欧亚大陆两端创造发展奇迹的时期,如今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阿联酋也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发展绿洲。过去的34年,是两国探索适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的时期,两国在加速迈向现代化的同时都保持了自身独立性。两国发展理念相近,政策目标相通,合作纽带越来越紧,已成为发展建设中优势互补的真诚朋友,沟通协调国际和地区事务的重要伙伴。

      2012年,阿联酋成为首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双边合作快速发展,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2015年12月,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访华,我们就发展中阿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引领两国友好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能源合作延伸到上游。2017年,阿方将阿布扎比陆上石油区块共计12%的特许经营权授予中国企业,这是中国在中东产油国首次获得上游合作份额。2018年3月,阿方又将阿布扎比海上石油区块所属2个油田各10%的特许经营权授予中国企业。

      ——产能合作迈出历史性步伐。中阿联合建设运营的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项目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年处理能力240万标准箱。设在哈利法港临港工业区的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进展良好,目前共有16家企业签署入园意向协议,投资总额约64亿元人民币。

      ——高新领域合作逐步兴起。中阿合作建设中的迪拜7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光热发电站;作为丝路基金在中东的首单投资,哈斯彦清洁煤电站建成后也将是中东首个清洁燃煤电站。

      ——金融合作深入开展。2015年12月,两国央行续签本币互换协议,签署在阿联酋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合作备忘录,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扩大到阿联酋。中阿共同投资基金已完成12个项目、总额10.7亿美元的投资决策。

      ——人文交流蓬勃发展。阿联酋成为中国公民首站旅游人数最多的中东阿拉伯国家,2017年,中国赴阿联酋游客数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在阿联酋过境游客约350万人次。2017年,阿联酋在中东国家中率先获得持普通护照公民赴华免签待遇。阿联酋“青年大使”项目迄今已成功举办6届中国行活动,百余名阿联酋青年精英赴华交流参访。

      新的征程需要果敢的引领者,新的使命需要勇毅的担当者。我在2014年面向阿拉伯世界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所有阿拉伯国家热烈响应。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更是富有远见地回应说:“在以新的丝绸之路这一现代方式加强中国同阿拉伯世界沟通的桥梁上,我们有着共同的抱负。这一合作框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尽管我们的关系已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我们的雄心远高于此。”

      共建“一带一路”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顺应阿拉伯国家推进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求。我期待通过这次访问,同阿联酋领导人一道描绘合作蓝图,释放合作潜力,为中阿关系提挡加速,打造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我希望,两国携起手来:

      ——做真诚互信的战略伙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阿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维护和拓展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共同利益,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贡献正能量。

      ——做共赢共享的合作伙伴。中阿应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政策沟通,加快融合发展,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做互学互鉴的交往伙伴。中阿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媒体等领域合作,做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对话互鉴的桥梁。中方将在阿布扎比开设中国文化中心,支持并参与迪拜在2020年举办中东地区首届世博会。

      ——做实践先行的创新伙伴。我们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民族,中方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阿联酋也在推进“国家创新战略”、“2050能源战略”、“第四次工业革命六大支柱设想”,双方可以同向发力、相互促进,在更多高新技术领域寻求合作突破。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世界发展常变常新。中阿两国虽然相距遥远、国情千差万别,但都拥有极具奋斗精神、创造精神、追梦精神的人民。我曾说过,“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阿联酋“国父”扎耶德总统也说过,“为国家带来进步的不仅仅是石油,还有这个国家人民所作出的努力”。只要两国人民共同支持和参与,就一定能够创造两国合作共赢新历史,为我们共同的世界、共同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书写中南互利共赢的精彩故事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南非引起热烈反响

        在对南非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地主流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的署名文章。文章发表后在南非引发热烈反响,当地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总结了南非与中国两国近年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为未来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中国与南非建交20周年。建交20年来,中南在政治和经贸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务实合作成果。南非政府和经贸界人士对取得的成绩表示振奋,对未来两国关系的继续发展充满期待。

      南非“跨夜”公司高管玛格拉尼·狄和提告诉本报记者,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南非与中国经济合作上取得的成就。“这些年,中国在南非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然南中两国地理上相距遥远,但在经贸关系上却非常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南非投资兴业,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中国是南非发展道路上的好伙伴。”

      “南非与中国的合作是真正的互利共赢。”南非黑人企业家协会执行主席莫森娜期待两国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实现共同发展。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副部长鲁伟林·兰德斯认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对南中两国的双边关系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也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愿与中国书写互利共赢的精彩故事。”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金融合作,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南非标准银行投行部首席执行官安帝勒·肯尼·费哈拉表示,过去几年来,南非从非中金融合作中获得了许多好处,“南非十分期待中国的投资,这将对提振当地经济、促进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南非分会主席莫葛妮曾20多次访问中国,亲身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她对本报记者表示,在金砖合作机制下,南非与中国的合作机会不断扩展,双方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为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规划了清晰路径,正如中国谚语所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相信未来两国合作必将取得更大成绩。”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扩大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青年、妇女、智库、媒体等领域交流合作,夯实中南友好社会民意基础,让两国人民的手牵得更紧、心贴得更近。

      第三届金砖国家电影节目前正在南非举行,电影节协调人萨米·尼克萨那表示,电影人应该成为两国民众认识彼此的桥梁。把更多南非优秀的电影介绍到中国,把中国电影介绍给南非民众,这种努力就能“让两国人民的手牵得更紧、心贴得更近”。

      曾在南昌大学医学系学习的南非留学生阿布对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南非留学生感到十分兴奋。他告诉本报记者:“在中国的两年,我深切感受到南中两国人文交流的不断发展。南非和中国关系的发展,会让我们这些留学生求学求职有更多好机会。”

      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经济发展、旅游和环境事务执行委员会主席泽克拉拉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正将南非作为他们非洲之行的首选。“借习近平主席访问的契机,我们将扩大同中国的合作。”

      (本报约翰内斯堡7月23日电 记者谢亚宏、吕强、王云松、管克江、李滢嫣)

     

    推动中卢关系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卢旺达引起热烈反响 

     7月21日,在对卢旺达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当地主流媒体发表题为《中卢友谊情比山高》的署名文章。文章发表后在卢旺达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卢旺达各界人士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回顾了中卢关系的发展历史,表示中卢两国人民友谊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为中卢关系未来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描绘了构建中卢、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

      “为两国传统友谊与全面合作注入新动力”

      刊登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卢旺达《新时代报》当天发表社论指出,随着中国国家主席对卢旺达的访问,卢中关系将进入新时代。社论说,习近平主席的访问聚焦两国日益密切的合作,这种合作建立在彼此尊重和政治互信的基础之上。中国是卢旺达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双方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展,两国贸易额将实现进一步增长。

      《新时代报》在另一篇题为《习主席提出卢中关系的优先领域》的文章中说,习近平主席对卢旺达进行的访问广受关注,将“为两国传统友谊与全面合作注入新动力”。文章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要推动文明互鉴,丰富人文交流,这对发展卢中关系非常重要。

      自1971年建交以来,中卢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民间友好持续巩固,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协调,在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新时代报》编辑约翰·加哈曼伊说,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坚持相互尊重,深化政治互信”“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扩大各领域合作”“推动文明互鉴,丰富人文交流”“密切沟通协调,加强国际事务协作”等深化两国合作的四项建议,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为卢中关系未来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也显示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尊重和理解”。

      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表示:“中卢两国应该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构建中卢、中非命运共同体携手前行。”卢旺达新闻网站“行政信息评论”发文说,非洲和中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强,增长潜力巨大。中国长期帮助非洲建设基础设施、开设工厂,为非洲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地方税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紧跟中国脚步,卢旺达将获得巨大发展”

      “习近平主席用一个个我们亲身感受到的实例,回顾了两国友好关系的过往,展望了两国关系的美好明天。”中国路桥公司卢旺达办事处秘书兰伯特·鲁卡穆比约马说。

      穆桑泽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约瑟夫在读了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后欣喜地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文章里提到穆桑泽职业技术学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我们深为感动,也备受鼓舞。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是卢旺达的国家大事,意义非同凡响。”约瑟夫认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教育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支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在内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原因之一。“紧跟中国脚步,卢旺达将获得巨大发展。”

      穆桑泽职业技术学校与中国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去年7月合作成立了穆桑泽国际学院,设立职业技能发展中心,结合汉语和职业技术培训,帮助卢旺达培养机械制造、信息技术、酒店管理、建筑和农业等方面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纳希塞曾经在中国接受过技术培训,现在卢中合作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担任副校长。纳希塞说:“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提到卢旺达有悠久的‘乌姆干达’文化,强调大家通过互帮互助、共同参与来实现共同目标。我现在回到卢旺达,和中国朋友一起致力于提高卢旺达年轻人的技术水平,促进青年就业。习近平主席对卢旺达的访问将对两国关系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相信,有两国政府的支持,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卢旺达一定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里提到了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我感到非常荣幸。”卢旺达大学常务副校长查尔斯·穆里甘地表示,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注册学员已近5000人,此外,卢旺达还有许多交换学生在中国学习和深造。卢旺达大学致力于与中国的大学建立和深化合作关系。

      卢旺达武术协会主席马克·乌维拉吉耶说,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卢旺达武术协会,让他十分激动。他表示,中国武术在卢旺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卢旺达武术协会的目标就是把中国武术的精神在卢旺达发扬光大,让卢旺达成为东非乃至非洲中国武术传播的中心。

      (本报基加利7月22日电 记者李锋、万宇、韩晓明)

     

    中塞两国人民的心始终相连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塞内加尔引起热烈反响

      7月20日,在对塞内加尔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塞内加尔《太阳报》发表题为《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的署名文章。文章发表后在塞内加尔各界引发高度关注和普遍共鸣。塞方人士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总结了塞中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描绘了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为两国继续加强合作、造福两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合作成果丰硕

      《太阳报》20日在头版头条和三版要闻位置刊发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并刊发了8个版的《中国特刊》,全面回顾塞中合作的点点滴滴。该报总编辑易卜拉希马·姆博吉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是塞内加尔媒体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全面地介绍中国,我们希望让更多民众看到,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共赢,中国真诚地支持非洲发展。”作为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的“第一读者”,姆博吉说,他一看到标题就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团结一致”使用的是当地沃洛夫语,“这样的用词非常生动,象征着中国与塞内加尔紧握双手。当我们紧握双手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一起面向未来、共同发展。”

      达喀尔大学政治科学专业教授阿布哈曼·锡亚姆告诉本报记者,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列举了一系列塞内加尔民众家喻户晓的合作项目,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众多国家开展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锡亚姆说:“中国在塞内加尔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务实有效的援助工程,很多项目正在造福人民,例如国家大剧院、捷斯—图巴高速公路等。塞中两国之间的合作带给塞内加尔人民实实在在的益处。”

      塞内加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谢赫·巴尔拉·法勒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呼吁中国和塞内加尔团结一致,呼吁携起手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达喀尔大学教授、研究合作处主任奥利维·萨尼亚表示,“塞中人民梦想相通,命运相连。”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对于塞中两国关系的描述十分准确。“中国在塞内加尔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塞内加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达喀尔省省长阿利乌恩·巴达拉·萨姆贝表示,近年来,塞中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一系列民生项目在塞内加尔落地,极大惠及当地人民,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的捷斯—图巴高速公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习近平主席说中塞‘两国人民的心始终相连’,我非常赞同。不论是解决塞内加尔1/7人口吃水用水问题的乡村打井工程,还是竞技摔跤场建设,中国给予了塞内加尔人民最贴心的支持。”

      塞内加尔农业部农业多功能中心主任荣·法勒表示,恰如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所说,今天,中国专家仍在田间地头,同塞内加尔兄弟姐妹一起切磋水稻和蔬菜种植技术。中国农技组带来的技术改良有助于优化塞内加尔农业种植结构。比如,大棚技术就帮助塞内加尔农民在雨季也能获得黄瓜大丰收。

      共绘美好未来

      锡亚姆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应对世界难题的中国智慧,为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非洲国家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

      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萨姆贝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塞内加尔与外部世界联通不足,自身经济发展优势无法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动塞内加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也将促进塞内加尔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为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将越来越多的国家连接到一起,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塞内加尔十分认同‘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体现的思想理念与萨勒总统提出的‘振兴塞内加尔计划’不谋而合,两国战略对接将为塞内加尔提供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谢赫·巴尔拉·法勒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互联互通。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成效已然显现。这项互利共赢的伟大倡议将使更多国家释放出发展潜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意义尤其重大。

      萨尼亚表示, “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和非洲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为双方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塞内加尔位于非洲最西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其与世界的联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塞中两国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通信设施、人文交流等各方面展开更多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引用了沃洛夫谚语“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慰藉”。姆博吉说,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关键在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都应亲如兄弟。习近平主席从这句谚语谈到中国人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说明中国同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广大非洲国家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论述入情入理,令人信服。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共同建设命运共同体。

      谢赫·巴尔拉·法勒说:“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携起手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是十分正确且富有远见的理念,将极大地造福非中人民。”

      萨尼亚表示,中国和非洲国家有着共同的发展任务,应该共同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能促进非中之间的经贸往来,也将让更多非洲国家有更多机会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萨姆贝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非中友谊深厚、命运相连,应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中国在经济发展、减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非洲是充满希望的大陆,非洲国家希望能够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和经验,非中合作前景广阔。”

      (本报达喀尔7月21日电  记者胡泽曦、刘玲玲、李志伟、张朋辉)

     

    创造中阿合作共赢新历史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阿联酋引起热烈反响

      在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8日在阿联酋《联邦报》《国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前行,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发表后,在阿联酋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阿联酋各界人士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总结了中阿友好合作成果,表达了携手打造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的期望,为未来中阿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规划了中阿两国关系发展的路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应该好好落实。” 阿联酋通讯社执行董事穆罕默德·贾拉尔·阿尔雷西对本报记者表示,习主席在文章中着重提到了两国做互学互鉴的交往伙伴,两国媒体应该在“互学互鉴”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阿尔雷西表示,署名文章发表后,阿联酋通讯社第一时间转载并通过网站做了重点推荐。“这篇文章的传播效果非常好,被很多阿联酋读者视为了解中国对阿政策的一个窗口。”

      “习主席的文章语言深入浅出,对中阿关系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走向作了清晰阐述。”《国民报》运行总监劳拉·库特对本报记者表示,该报网站在醒目位置刊登习主席署名文章,收获了大量点击阅读。

      《国民报》国内新闻编辑罗瑞·雷纳表示,文章用“奋斗精神、创造精神、追梦精神”很好地概括了阿中两国人民的特质,通俗易懂而又十分贴切。《国民报》编辑亚库博对本报记者说,文章聚焦两国人民相似的精神特质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共同向往,引起我们的共鸣。

      阿联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伊卜提·萨姆博士对习主席署名文章中“新的征程需要果敢的引领者,新的使命需要勇毅的担当者”这句话印象最为深刻。她所在的阿联酋政策研究中心与中国学者及机构交流密切。她表示,阿联酋政策研究中心将更加重视阿中关系和“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研究,争取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者,推动阿中更好互学互鉴。

      阿联酋亲王谢赫马吉德·阿勒·穆阿拉表示,对习主席署名文章中谈到的“中阿应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政策沟通”印象深刻。他说,阿方的相关工作将与“一带一路”倡议保持协调一致,更好推动阿中贸易、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合作。

      “在谈及阿中关系时,‘路’是一个频繁出现的意象。从前,古老的丝绸之路把双方联系在一起;今天,现代的合作之路把两国紧紧相连。”《联邦报》在头版题为“中国文化丝路通向阿联酋”的社论中如是评价。

      阿联酋《宣言报》评论说,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意义深远,两国关系将达到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阿联酋项目的外籍专家哈马德说,他认真阅读了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感觉对阿中关系讲得很具体、很详细,尤其是,习主席对中阿两国经贸合作项目十分熟悉,了然于胸,这值得生产一线的工作者认真学习。

      阿联酋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阿卜杜·撒希博·萨吉瓦尼1999年第一次访问中国,过去近20年间,每隔一两年就会去参加广交会。“20年前,我去中国做生意,不少工夫都花在了办签证、报关等程序性工作上,毕竟当时中国国际化的程度还不高,在华旅行期间饮食、金融服务等方面有诸多不适。” 正因如此,萨吉瓦尼对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中提到的“阿联酋在中东国家中率先获得持普通护照公民赴华免签待遇”体会尤为深刻。萨吉瓦尼感慨道,阿中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看似只是一小步,实则是推动两国人文、经贸交流的一大步,中国商人将阿联酋视为进入中东乃至世界市场的通道,阿联酋商人将中国视为制造业商品的重要来源地,彼此本就有足够吸引力,互免签证政策让彼此之间的商务往来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阿中关系的发展。

      (本报阿布扎比7月19日电 记者黄培昭、曲翔宇、韩晓明) 

    网站编辑:王仁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