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基层理论宣讲崛起“南通现象”
    发表时间:2019-08-09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在江海大地活跃着一批基层理论宣讲人,他们的身影不时出现在广袤的农村地区,以及工厂、学校、社区的讲坛上,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一顿顿“精神大餐”,赢得了群众的一次次掌声和称赞。他们以宣讲为使命,以激情点燃激情,以真情感动真情,在基层理论宣讲的道路上不畏困苦,坚韧跋涉,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好评,推动了理论学习宣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如此气象万千的基层理论宣讲南通现象,我们在心中不禁涌起一串串疑问,南通现象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哪些可以成为具有借鉴推广意义的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深入到一群群基层理论宣讲人中去,深入到他们的宣讲现场中去一探究竟!

      

      他们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南通这片热土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如火如荼推进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如何在新时代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凝聚人心,推进事业,这是南通基层理论宣讲人一直在心头萦绕的大事。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网民数屡创新高,人们社交方式也悄然发生巨变。“互联网思维”这个新词孕育而生。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海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万春认为,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去中心化和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即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现场记者”。去中间化,即产品从厂家直接到用户,省掉中间代理商,最大化让利用户。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赢得用户青睐。理论宣讲可以借力互联网思维,以群众为中心,为群众创造价值,赢得群众青睐。

      摸准民情,有所求有所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催生了对理论学习的渴望和追求。但是,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发展特点,生产生活水平、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区,每个家庭,各个阶层之间在生产条件、生活环境上也有差别。因此,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对理论的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点。南通理论宣讲人在每一场宣讲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听众的理论水平、所思所盼,了解宣讲单位的发展情况、发展困惑。他们先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帮助剖析思想疙瘩、现实瓶颈,有针对性地解答好理论困惑、思想疑团,为发展支招献策。送去的不仅是理论学习的“思想甘露”,更是听讲群众和邀请单位急需的“智慧锦囊”。这样的宣讲,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拉近感情,心悦顺就诚服。宣讲者和听讲者,可能从来不认识,互相不了解,要做到在短短的一场宣讲中,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来一次思想的畅快交流、心灵的愉快沟通是非常不容易的。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曹荣琪始终认为,一场成功的理论宣讲,必须要突出思想性和情感性两大要素。所以,在每次开场之前,他都会和观众“套近乎”——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哦,这个单位和我有渊源呢等等。南通宣讲人正是靠着这把“情感钥匙”,打开一个个听讲者的“心灵心门”,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与他们分享理论魅力。

      满怀激情,灵魂触动灵魂。灵感的火花常常在思想的碰撞中擦亮、放光,智慧的启迪常常在思想的交锋中迸发、闪亮。在南通宣讲人眼中,听讲的观众,绝不是需要教化的普罗众生,而是充满思想活力的生动个体。潜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那种崇善向上的原生冲动和力量之原,如即将破土而出的小芽,正待“理论甘露”的滋养;如微黄干烈的火柴,正待“智慧火花”的点燃!以崇高呼唤崇高,以力量催生力量,听众的“小宇宙”一旦被激活,就会蓬勃自生,自我激励,成为不可阻挡的新生力量。听众感受到的是如雾霾散尽、拨云见日般畅快,如沐浴在理论光辉的敞亮温暖中。这正是南通理论宣讲人赢得群众阵阵掌声的秘密武器。

      理论宣讲是桥,架起了人们心灵相通之美。

      

      他们为什么能做到?

      当人们惊诧于他们为何能做到时,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姚呈明笑呵呵地回应道,“我一年要讲上百场,很多单位每年都要请我去讲,每一场都让听众感觉不一样,最大秘诀就是,不断学习和积累,让每一场都是新的,新的理论、新的信息、新的观点,观众百听不厌。”

      坚定信念,心中深藏最好指南。在南通理论宣讲人看来,肩负宣讲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强化政治担当,练就一身硬功夫。第一条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如磐石,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如品珍馐。姚呈明在谈到这一点时,戏称自己人姓“姚”,但理想信念从未动“摇”,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遥遥领先”。从30岁理论科的干事,到分管理论工作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再到如今的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一路走来的他,完全凭着“一心永向党,一生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步伐,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烂熟于心,达到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的程度。这位“理论名嘴”用27年时间,生动诠释了一个理论宣讲人的光荣使命和勇气担当。

      充满热爱,骨子里深藏最强动力。曹荣琪始终把“做一只党的布谷鸟”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为了能讲好每一场宣讲,他常常是那只起的最早又是走得最晚的那只“布谷鸟”。为了吃透理论,熟悉的办公室见证了他无数奋笔疾书的日日夜夜。为了练就口才,十字路口、移动营业厅或是公交车上,随时可见一只张口就来的“布谷鸟”。从仅仅是7个听众的宣讲,到多达700人的宣讲,每一次都是激情四射、活力无限,每一场宣讲都要做到精品示范。有了对宣讲发自肺腑的执着和热爱,让他们不倦于“不是在宣讲,就是在去宣讲的路上”。

      讲究艺术,铁嘴深藏无穷活力。基层理论宣讲需要适应乡土变化,通俗化必不可少。招商出身的刘万春浑身是绝技,“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一场地道的模仿秀也被活用在了关于世界形势的理论宣讲中,引来听众哈哈大笑。插科打诨、段子俚语,成为宣讲者的赶跑听众倦意的小技艺。尽管这些手段听众喜欢,但刘万春深知,“通俗化还要警惕形式大于内容,宣讲可以借助民间俗语、顺口溜,也可以借助诗歌、小品的语言表达,但不能成了文艺表演。” 牢牢把握住基层理论宣讲的实质核心,而又创造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起听众发自内心的共鸣和认同,就成为一门需要钻研的“艺术”。

      理论宣讲是画,绘出了匠人理想艺术之美。

      

      为什么有那么多他们?

      如今,南通理论宣讲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发展到市级宣讲团120多人,县级宣讲团1400多人,乡村街社百姓名嘴近2000人。自十九大以来,市、县、乡(村)展开宣讲8000多场,受众达百万人。作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自豪地说,“南通理论宣讲如滚雪球般壮大,主要得益于‘江海名嘴传理论 百姓认知零距离’的‘三三工作法’,即‘三求三力三支队伍’。理论工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理论工作者持续的努力。因为我们无问东西,勤于劳作,最终形成南通现象。这个现象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趋势。”

      中央的要求就是我们的集结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呈现出更强的蓬勃生机、更光辉的灿烂景象,理论人生逢了一个美好时代,这个美好时代催生了更多孜孜以求的理论人。追江赶海,腾江跃海的南通理论人,正是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争相在理论蓝海中百舸争流、奋勇争先,成为理论宣讲的时代弄潮儿。为了做好基层理论宣讲,作为理论工作主管部门,南通市委宣传部提前谋划、全面统筹,南通理论宣讲人们也是摩拳擦掌、积极响应——从组织十九大现场直播的聆听观看,大家边听边想边记,到会后翻遍书架和桌上的理论书籍看了又看,读了又读;从个人对十九大报告原文一遍遍地字字研读,到组织一次一次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探讨;从散步中闪现出理论思维的灵感,快速用手机记下,到灯火阑珊窝在办公室为如何宣讲而苦苦求索。南通理论宣讲人就是这样牢牢把握中央的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铆足了劲。

      宣讲的秘诀在于提升宣讲三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本质就是群众工作。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落实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要做到这些,必须在理论宣讲的传播力、覆盖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

      如果把理论宣讲看作是一次理论传播的过程,要达到有效传播就要提升传播力。对此,南通几位“国字号”“省字号”理论名嘴各有自己的绝招和特色。名嘴带头人黄正平的宣讲大气磅礴、明亮通透;铁嘴姚呈明的宣讲娓娓道来、穿透力强;刘万春的宣讲妙趣横生、启迪智慧;曹荣琪宣讲起来激情澎湃、思情辉映,等等,以至台下、桌边、身旁的听众们听的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理论来自群众,唯有回到群众中,才能展现无穷的生机和力量。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理论的魅力和力量,就要不断提升理论的覆盖力。机关、农村、城市、厂矿、学校、医院等等,哪里有人,理论宣讲就到哪里去。无论是线上线下,还是面对面、纸对纸,无论是会场、市场,还是田间、地头,无论本市还是外省,到处都有南通理论宣讲人的身影。

      在谈到为何着迷理论宣讲时,姚呈明脱口而出,“宣讲可以改变人。”这就是理论宣讲的影响力。如今,“姚铁嘴”用宣讲改变人的经典故事在坊间口口相传——有家民营医院,几年前第一次请他去宣讲时党员只有五六个,前段时间去宣讲时医院负责人告诉他,每次听完宣讲,不断有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现在党员已经有53人了。

      宣讲的根基在于壮大人才队伍。六年来,南通市通过渐次推进、做大基数、培养得法,形成从乡村老中青想搭配、从百姓名嘴到“国字号”名嘴的宣讲者梯次结构,实现市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关部门协调互动,理论宣讲人相互带动的理论宣讲队伍建设格局。截止目前,三支队伍已经达到3000多人,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队伍建立之后,如何提升队伍的建设质量,一直是摆在南通市理论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果说建立健全三支队伍是白纸画龙的话,那么精心培养就是名嘴辈出的点睛之笔。南通市首家理论名师工作室“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后,人气一直很旺。就在12月13日,南通各县市各遴选1名理论学员集中到此进行集训,拥有“国字号”“省字号”头衔的理论名嘴们纷纷到场,倾囊相授,学员们更是认真至极,生怕漏了老师们一句话,一个字。目前,该工作室先后招收培养30多名理论宣讲员。在谈到工作室的奋斗目标时,姚呈明目光炯炯地说,“我们还要招收更多的徒弟,要走出南通,走向全省、全国。要多到祖国的中西部地区去,为他们培养更多的理论名嘴。”

      理论宣讲是潮,涌出时代步伐铿锵之美。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帮人带着一群人干。“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已成南通理论人的群像标签。时间是最好的成绩单,坚持是最美的守护。在一场场宣讲中,党的创新理论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之美也传到了千家万户,实现了新的历史方位下思想品位、政治站位、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统一。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陆卫东信心满满地说,“理论是美的,她将激励着大家更加奋发有为。我们还要做得更好,让理论之美美遍南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供稿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委宣传部)

    网站编辑:王仁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