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伟大的马克思——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
    发表时间:2019-04-19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书名:伟大的马克思——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

    作者:陈先达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2

    ISBN:978-7-201-14548-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马克思本人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一位毕生坚信并终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的思想精华,展现的正是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参照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释了马克思是一位超凡的伟人、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真理,以及新时代如何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等具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念好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党人的“真经”筑牢思想之基。

     

    作者简介

    陈先达,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陈先达文集》,随笔《哲学心语》《回归生活》等。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吴玉章奖金一等奖。

     

    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 1

    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 19

    第一讲 作为伟大科学家的马克思 / 21

    第二讲 作为伟大革命家的马克思 / 32

    第三讲 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 / 40

    第四讲 “成为马克思” / 61

    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真理 / 75

    第五讲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77

    第六讲 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及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5

    第七讲 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 / 152

    第八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 / 174

    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 / 191

    第九讲 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 / 193

    第十讲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202

    第十一讲 做马克思主义圣火的传播者 / 218

    第十二讲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素养和品格 / 235

    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 / 253

    主要参考文献 / 261

     

    部分内容

     

    第十二讲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素养和品格(节选)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明确提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完成这一使命任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最庞大,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理论优势。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核心,说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能否担此重任,取决于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品格塑造。

    一、大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马克思主义内容科学丰富,犹如一座巍峨的大山。攀登者必须以毕生之力研读并学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任何浅尝辄止者,都不可能成为一个有理论素养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力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必须真信;要真信,必须真懂;要真懂,必须真学、真用。在理论主体的塑造中,学、懂、信、用是不可分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本质特征。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习近平说过:“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理论要说服人,必须要首先说服自己。只有自己信,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服别人。宣传思想工作者是真理的播种者,要用真理教育别人,自己必须为真理所征服。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东倒西歪、站立不稳的人,别指望他能帮助别人站稳。在大动荡、大转折中,发生信仰动摇、理想破灭的人并不罕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如此,中国革命史同样如此。鲁迅先生在《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中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大浪淘沙,被冲倒的人不少。

    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同于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信仰的革命前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往往容易遮蔽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本质和我们应承担的使命。应该认识到,我们大多是在教室里培养,在书房里成长的,我们有不必隐讳的弱点。当然,考验仍然存在,只是方式不同。世界并不平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艰巨,并非唾手可得。我们面对的考验很多,要准备进行伟大斗争,我们不仅要在国家发展顺利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遇到困难时也同样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我们的“钓鱼台”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是全国人民。我们要有高水平的理论素养,能辨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入侵,也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能经历社会急剧变化中存在的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压力。改革开放同样是革命,同样是考验。在这个考验面前倒下去的干部不在少数,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池田大作说过:“一旦建立信仰,便闭上理性的眼睛,封住理性的喉咙,这决不是信仰应有的状态。”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信仰更要时时加固,要与时俱进。年久失修的房子是会倒塌的。加固信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地结合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断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只有在新时代面临新的问题中,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才能真正炼就不坏的金刚之身。如果满足以往的成就故步自封,思想僵化,就无法回答面临的新问题。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支撑,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就往往会由于困惑而产生理想信念的动摇。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信仰的前提和支撑。理论要能说明当代世界问题、说明中国现实问题。而要能说明当代世界问题,就必须坚持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说明中国现实问题,乱花迷眼,就会因为迷茫而导致理想破灭。摧毁理想信念的是信仰动摇,摧毁信仰的是理论动摇,而理论动摇的原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本质和运用缺乏理解。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有个重要的联系环节,这就是实践,是依据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能文本中说的每句话都必须照着做,也不是文本中没有说的话不准做。如果这样对待文本,文本就变成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紧箍咒”。

    二、读经典悟原理是提高理论水平的正确道路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提出:“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是对两者关系最精准的论断。经典如同富矿,而原理则是蕴藏其中的宝石;经典是参天大树,而原理则是树上的智慧之果。要真正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精读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只读二手资料,如同在小溪中舀水而从未见过海洋一样。经典的最大好处是常读常新。在新的时代、新的条件下不断夯实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必须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当然,学习经典并非目的,目的在于从经典中体悟原理。我认为这“体悟”二字非常重要,没有体悟,就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变为自己真正掌握和内化的真理。歌德说:“莱辛自己有一次说过,假如上帝把真理交给他,他会谢绝这份礼物,宁愿自己费力去把它找到。”从经典中体悟原理,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经验和思想注入对经典的阅读中,并结合实际从中发现原理的真理光辉。

    我们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 1 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 2 提供的文献资料,也重视西方学者近年来在文本研究中取得的可喜成绩,它们对于我们深化对经典文献的历史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经典研究如钻探,钻得越深收获可能越大。对经典的深度耕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专人从事文献学研究,从事经典研究非常必要,它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拓展。

    但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提出的“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个论述的重要意义。有人说“读经典、悟原理”是不可能的。不同人阅读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一部《红楼梦》能读出一千个贾宝玉,为什么不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数手稿和著作中读出一百种马克思主义呢?这种比喻似是而非。《红楼梦》是小说,它塑造的是艺术形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理论,它揭示的是规律。艺术形象可以有不同解读,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依赖主体的解释,而是取决于实践验证。马克思说过,“哲学是问:什么是真理?而不是问:什么被看做真理?它所关心的是大家的真理,而不是某几个人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和真理的可验证性,是验证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