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中国战争史(8卷)
    发表时间:2018-01-05 来源:党建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书名:中国战争史

      作者:武国卿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ISBN:9787010174068

      

      编辑推荐

      1939年,毛泽东主席在写给陕北公学教授何干之的一封信中,就提出了“想搜集中国战争史的材料”的愿望;1983年,邓小平主席在得知作者武国卿正在编著此书时,便鼓励他说“此书很重要,部队也很需要”。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认为,本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中国战争通史著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缩略的“中国通史”。

      全书以历代公认的正史和考古发现为依据,旁杂野史一概不取,行文简约,不夸张,不臆测,将活生生的历史真实捧给读者,体现出作者严肃而认真的治学修史态度。书中字里行间,亦反映出作者中国史乃至世界史尤其是军事史研究的深厚功底和驾驭历史宏观大势的独特能力,传递出战争史深沉而厚重的信息。

      

      内容介绍

      《中国战争史》(8卷)是武国卿将军历时近40年撰写的巨著,是迄今为止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中国战争史著作。该书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我国5000多年来从远古至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战争,对每次重要战争的战前基本形势、战争起因、作战序列、作战策划、作战经过及战后动向等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据此作出相关评述。全书分30编、177章,并附有《中国历代主要战争概览表》等内容,共600多万字。

      

      作者介绍

      武国卿少将,曾任军事科学院原战争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战役战术研究部部长,原武汉军区作战部部长,现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特约研究员。

      

      部分内容  

      笠泽战役评述

      吴越两国之间的战争,几起几伏,先是吴国胜,越国败;后是越国经过十年生聚与准备,终于灭掉了吴国。吴国从胜利走向灭亡,越国从战败到最后胜利,这一充满戏剧性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成为春秋时期及后世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

      1 战略正误系千秋,这是吴越兴亡起伏的最基本的历史教训。本来吴国自攻占楚国首都郢之后,已威震中原,称雄南中国。伍子胥为巩固吴国的霸业,始终把首先彻底消灭越国,解除后顾之忧,进而图霸中原作为吴国的根本战略。所以先有槜李之战,后有夫椒之战,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基本战略目的。如果吴国能够将这一战略贯彻始终,彻底灭亡越国,则吴王夫差肯定不会有含恨九泉的下场。然而夫差受战略眼光的局限,被越国的表面臣服,卑词厚利所欺骗,加上奸佞庸徒伯嚭的破坏,枉杀栋梁之才伍子胥,不但放弃彻底消灭越国的正确战略,还释放越王勾践,纵虎归山,豢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越国地处吴国之南,要想图霸中原,必须首先灭亡吴国,否则永无出头之日。但是吴越两国大小强弱十分悬殊,吴灭越在反掌之间,而越灭吴则谈何容易。然而越国却始终把灭吴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长期经营,百折不挠,即使是国破家亡之后,越王勾践也甘心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力图东山再起。终于历经十余年的图强奋斗,最后灭亡吴国,这不能不说是越国正确的战略思想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2 千军易得,一将难寻这是吴越兴亡沉浮的另一重要经验教训。吴国每当拒绝伍子胥的建议时则往往走向失败。特别是在枉杀子胥,吴国政权落入伯嚭之手后,就无可挽回地跌入了覆亡的深渊。其实越王勾践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深谋大智,然而他却常常依靠范蠡、文种的谋略,摆脱被动,化险为夷,绝路逢生,终于成为彻底灭亡吴国的胜利之君。

      实事求是地评价伍子胥、范蠡、文种等人,并非宣扬英雄造时势的唯心史观,而在于肯定这些杰出历史人物在某些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往往赋予贤臣良将以极不公允的命运:或使他们的雄才大略无施展之地,或在协助他人功成业就之后,遭遇“声威震主”的厄运。遗憾的是这种历史的悲剧,千百年来竟周而复始地再现,却无医治的良策,无疑这是当时社会制度所使然。

      当然,吴国北上伐齐与艾陵战役,一直不注意安抚人民和发展经济,国力耗损,元气大伤,致使后来根本无力支持战争,也是吴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3 吴越两国战场上的直接胜败,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也有颇值得人们深思之处。勾践军深入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针对吴军的阵势,利用夜暗,巧妙地向两翼佯动,迷惑吴军,引诱其分散兵力,造成吴军大营空虚,越军趁势进行突击,吴军无力抵挡,节节败退,终于全军覆没。吴国的失败说明,即使以往战功赫赫的统帅,如果失去良将的辅佐,临战又没有充分重视研究敌人,发挥运筹帷幄的智能,也难免遭致失败。夫差在自杀时发出的:“使死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这只能是遗恨千古的梦呓,已经为时过晚了。

      

      崤底战役评述

      起兵于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的赤眉起义军,至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年(公元27年),经过近十年的英勇奋战,靠农民起义军及其领袖自己的力量,打败了腐败透顶的新莽王朝的反动军队,摧毁了更始刘玄政权,建立了农民起义军为主体的汉政权,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但由于地主豪强势力的反抗,刘秀集团的残酷镇压,于崤底一役,终于最后失败。然而,赤眉军由弱小走向强大和胜利,再至全军覆灭的悲壮历程,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历史的沉思。

      1 受历史时代的局限,农民起义的失败,有着不可超越的历史必然性。但以崤底战役为终结的赤眉军的失败,在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上留下了令人痛心的悲壮一页。然而,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在那个时代纯粹的农民起义既获得彻底胜利,又能长期巩固下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何况赤眉军在夺取政权的前前后后又发生了一系列致命的失误,这就更难避免失败的命运。

      2 赤眉起义军夺取了长安,摧毁了更始王朝,应该说是取得了起义战争的巨大胜利。而这个胜利,却由于它的失误转瞬即逝,尤其是赤眉军占领长安之后,既没有彻底肃清长安城内的反对势力,也没有平定关中地区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这就使新建立的建世政权,始终处于敌对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名为夺取了天下,实际上则形成了只有长安孤城一座的不利局面。关中尚且如此,全国各地的反对势力就更加强大了。

      3 赤眉军没有更高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崤底战役的失败,战场上直接的原因是赤眉起义军上了冯异的诱兵之计,继之又没有侦察清楚刘秀集团布设重兵的动向,导致了一步被动,步步被动,失去了在当时可能取胜的战场条件。但深究一步,便不难发现他们总体战略策略思想的欠缺。诸如他们对先占哪里,后占哪里,对待哪一类敌人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胜敌人之后,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等,均没有全局在胸的筹划。而这些问题,对取得任何一次战争的胜利都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在战前慎重决定,在战争中坚持贯彻实行。否则,就会使自己的行动陷入盲目之中,即使取得战争的胜利,也难免带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4 赤眉军两次放弃长安的西进和东进,是极其严重的政略和战略错误。赤眉军第一次占领长安,已经摧毁了更始政权,尽管当时的局面相当困难,但总的来讲全局的形势对赤眉政权极为有利,只要能够想方设法采取得力措施,有可能暂时站稳脚跟,巩固下来。但他们却贸然出走,进入贫穷严寒的甘肃高原,当在甘肃吃尽了饥寒疲惫之苦重回长安之后,又不思在长安长住久安之策,再次放弃长安东归。这除了更加助长敌人疯狂地反对和扼杀这个政权的气焰之外,也自然会给农民百姓造成极为不良的心理影响,无法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一个合法的、稳固政权的基本形象。这样的政权不管打什么旗号,也难以获取支持自己生存需要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5 赤眉军只管作战,不搞政权建设,形成无休止的流动状态。他们没有政权建设观念,攻占一地,大军一走,就放弃一地,既使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战果一次一次的付诸东流,又使自己没有可靠的后方,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无异于典型的流寇主义者。这与刘秀集团首先占领河北,再扩及河内、河东、河南,并且把河北做为刘邦时期对待关中的地位一样地苦心经营,赖以做夺取天下之本,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种种因素说明,赤眉军最后终于失败当属历史的必然,不依人们主观愿望而转移。崤底战役所以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渲染,冯异也因此而被封为名将,倒不是因为冯异在这次战役中,有什么惊人的指挥艺术,其实质在于借此向所有敢于反抗封建王朝的人们宣告,反抗者必然遭到覆灭的下场。

      

      

      

      

      

      

    网站编辑:穆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