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萧华:以身作则 因势利导巧做统战工作
    发表时间:2019-04-23 来源:人民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萧华出色的政治工作,促成刘伯承与小叶丹的结拜,使得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图为李仲创作的木刻画《彝海结盟》。

      “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也是实现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这一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根本法宝。”政治工作,对于军队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革命战争年代,如何做好政治工作是广大政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以身作则形成“头雁效应”、善做宣传激发革命热情、因势利导巧做统战工作便是萧华军旅生涯中总结得出的三大政治工作“法宝”。

     

      以身作则 形成“头雁效应” 

      萧华的儿子萧云曾问道,怎样才能做好政治工作?萧华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最重要的一条是政治工作者本人的以身作则。”萧华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长征开始时萧华刚满18岁,当时的他已是“少共国际师”的师政委,如何凝聚人心、获得支持,进而带领广大革命战士合力攻克极度恶劣自然条件、敌人围追堵截等难关,成为他首要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萧华便是军中的“火车头”。在他看来,自己先要带头以身作则,时刻为身边的战士着想,才能让战士们把部队当成自己的家,把战友的事当作家人的事,团结一心、互帮互助,让队伍更加强大坚固。

      白天,他忙前忙后,像“大家长”一样照顾着身边的战士。晚上,他让大伙儿围成一圈听他讲述一些行军的知识,叮嘱战士们要随时查看有没有落下身边的伙伴,鼓励战士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待到夜深人静时,萧华牺牲休息时间,在队伍中来回查岗,了解部队战士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做好记录,进而有针对性地作出帮助和开导。

      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萧华对自己十分苛刻,他常常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粮食和物资让给其他战士。在一次露宿山林时,他把棉被让给了干事王宗槐,自己却在寒风中冻了一夜;过草地时,他强忍饥饿把仅剩的青稞给了战士吴宗汉,说:“我要到司令部去‘打游击’!”实则却是外出寻找野菜果腹。

      萧华的以身作则不仅仅停留在日常的行军生活中。1935年1月,萧华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开始了他的前线政治工作生涯。虽然是政工干部,但他在战斗中却是不惧生死、带头冲锋。在强渡大渡河后,萧华受命率领一路部队向海子沟下的石门坎发起猛攻,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石门坎久攻不下,红军也出现了很大的伤亡,士气低落。为扭转不利局势,萧华不顾自身安危,一跃而起,高呼:“共产党员们,跟我上!”带头发起冲锋。正当此时,一颗手榴弹在距离他5米外爆炸,掀起漫天烟尘。而萧华并未被擦肩而过的死神所吓倒,继续翻身而起,高喊口号继续冲锋。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不甘落后、紧随而上、奋力拼杀,最终占领了石门坎。

      萧华以身作则、带头冲锋的精神,在毛泽东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毛泽东曾说要重视“二华”,其中之一便是萧华。

      将不畏死,卒不惜命,萧华的实际行动胜过了一切空洞的说教。有军官榜样在前,战士自然有样学样,也正因如此,萧华所部的战士们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在部队中营造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氛围。

     

      善做宣传 激发革命热情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面对各种恶劣环境和突发状况,难免会出现迷茫悲观的负面情绪。如何让广大战士走出悲观、激发革命热情,成为了摆在面前的另一个问题。

      萧华认为,做好宣传工作就是点燃战士们心中的热情,首先自己心中的“火”先得烧旺。他在工作中总是充满着激情,这种激情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其他人。原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回忆说,萧华就像一个“小火炉”,吸引着大家,温暖着大家,使艰难的跋涉少了许多忧愁,多了许多快乐。

      萧华时常琢磨如何才能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地运用语言宣传,鼓舞士气。据许多老红军回忆,萧华“讲起话来鼓动性很大”,他讲的故事生动形象、有声有色,不但能活跃气氛,更能点燃战士们的斗志。过草地时,警卫排一个班长牺牲,战士们集体陷入悲痛之中,看到这种情形,萧华开口说道:“我给大家讲段《水浒传》吧。”他讲了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战士们想着故事中的林冲遭逢大难却依然顺利脱险的场景,渐渐打开心结,从痛苦中走出来,胸中多了股豪情。

      在萧华看来,带着音符的语言是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法宝。在担任“少共国际师”师政委期间,他时常带着战士们唱歌、喊口号。歌声与口号声响彻天地,提振了战士们的精气神。许多沿路的百姓也被歌声和口号声吸引,自愿加入队伍,为革命奉献力量。

      战术知识和自然常识的宣传鼓动是政治工作的关键一环。过夹金山时,萧华根据从百姓那里调查了解到的知识,总结出“上山后,不能抬头四下张望,防止晕眩”等三条措施,在全军推广,进而减少了当地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非战斗减员。过草地前,萧华带领宣传队到连队教唱《打骑兵歌》,让战士学习对付骑兵的经验方法。因为萧华的宣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他也由此更加赢得战士们的信赖。

      在第二次横渡乌江的战斗中,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萧华在先头部队开展火线政治工作。他在渡口边上观察敌情后,作出了偷渡的决定。渡江过程中,萧华以红军第一次渡过乌江的胜利为激励,号召战士们“学习第一次北渡乌江的勇士们的英勇顽强作风,打过江去,为大部队打开通路”,动员大家“看谁打得勇猛顽强,看谁先到对岸,看谁能占领和巩固住江边阵地”!初次渡江尝试在敌人的负隅顽抗下失败了,红军决定半夜继续偷渡,但半夜却开始下起了大雨,加之白天渡江失败的影响,红军士气低落。而此时,萧华却鼓励大家说,如此恶劣天气,敌人必然想不到红军会在这时候渡江,这可是天赐良机!他的这番话语让士气低落的众人重新树立起了信心。当晚,红军果断发起突袭。正如萧华所料,敌人毫无防备,红军一举夺下渡口,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

     

      因势利导 巧做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萧华在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不断实践,逐渐总结出一套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统战工作方法。

      在抢渡大渡河之前,红军需要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彝族群众不准汉人部队进入彝族区域。萧华奉命带领一个工作团,前往当地做群众工作。

      萧华深知,少数民族是可以争取的力量,但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社会形态差别很大,当地群众对党和红军也不够了解,如何正确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获得彝族人民支持是红军顺利前进的关键。为此,他带领工作团深入调查了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对所带领的先行部队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教育,要求大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聘请了一名当地的翻译,在做足功课后才动身出发。

      刚进入彝族地界,工作团便受到了成群结队的彝族群众拦阻,局势非常紧张。萧华一边命令部队要顾全大局,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一边指导翻译向彝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同胞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在萧华的努力下,现场气氛有所缓和,但彝族群众仍不同意红军借道的请求。

      这时,彝族群众首领小叶丹的四叔闻讯赶来,萧华马上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时机到了。他当即向小叶丹的四叔表明红军只需要借路北上,并无恶意。同时,萧华根据彝族人十分重视“义气”的特点,表示刘伯承司令员听闻小叶丹重情重义,希望与他结为兄弟,并送上了一批枪支作为礼物。小叶丹的四叔见红军纪律严明,不像国民党军那样欺压百姓,疑虑渐消,又感觉红军司令员能够如此看重自己,心中颇为高兴,于是爽快地同意了结盟的提议。刘伯承听到萧华谈判成功的报告后,亲自前去与小叶丹结盟,从而有了“彝海结盟”的美谈,也为红军部队顺利北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仍在不断实践总结着他的政治工作方法论,并希望能创办一所培养我军高级政工干部的院校。1954年,在罗荣桓、萧华等人的努力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筹建成立,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萧华兼任第一副院长。除担任领导工作外,萧华还承担了政治学院的课程,将自己长期以来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他的课程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活泼,且时常穿插实际案例,因此很受学生欢迎。在总政治部担任副主任期间,萧华一直致力于强化军队的政治工作建设,1954年4月15日出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便凝聚着萧华的心血。

      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也是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政治工作者们需要以史为鉴,不断改进提升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能力。萧华的政治工作实践,为我们做好政治工作提供了参考,时至今日,依然对我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力量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彭婧 李晨)

    网站编辑:赵丹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