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雨花英烈邓中夏的《胜利》诗
    发表时间:2018-04-18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作者:陈明明

     

    那有斩不除的荆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须奋斗着,猛勇的奋斗着;

    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

    胜利就是你的了!

    胜利就是你的了!

     

      这首题为《胜利》的诗是我党创建初期的重要领导人、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雨花英烈邓中夏所作。

      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湖南宜章人。先后就学于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5年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先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和地方省委领导职务。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39岁。

      《胜利》这首诗铿锵有力地彰显了邓中夏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仰,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战胜困难的坚强斗志。更重要的是他还真正用奋斗、无畏、光荣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胜利从何而来、如何而来。

      胜利是把信仰融进血液的奋斗。从1927年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数以万计中华优秀儿女在雨花台从容就义。当回顾以邓中夏为代表的雨花英烈们的事迹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身上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牺牲时普遍都很年轻,有的甚至只有十六七岁;二是他们的文化水平都很高,不少同志都学成于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三是这些英烈的家庭条件都很好,生活富裕殷实。然而,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毫无疑义,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信仰,就是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正义担当。

      1930年,邓中夏从苏联回国,随即被派往湘鄂西与贺龙一起工作。因其从未搞过农民运动和军事斗争,加上盲动路线指导,在指挥上犯过一些错误。1931年末,他被撤职调回上海。其间,邓中夏全靠妻子在纱厂当学徒一个月挣7块钱艰难生活,妻子也因劳累过度导致小产,但他始终对革命事业矢志不移。在邓中夏被捕期间,狱中秘密党支部派人在放风时问他:“大家想知道你的政治态度怎样?”邓中夏说:“问得好!请告诉同志们,我邓中夏就是烧成灰,也是共产党人!”

      胜利是把人民举过头顶的奋斗。革命胜利是为了人民摆脱苦难,建立新中国是为了让人民平等自由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为了让人民享有更好的生活。邓中夏之所以成为工人运动领袖,正是源于他热爱人民、依靠人民。他在日记里曾写到:“在长辛店我看到了许多男女老幼的灾民糜聚在车站的周围,露天席地,风寒雪冷,衣没有得穿,饭没有得食,屋没有得住,憔悴枯黄的面色,千孔百结的衣服,引起了我‘痛苦的同情’。”

      在省港大罢工开始之际,邓中夏非常重视对罢工工人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主持创办《工人之路日报》,举办劳动学院、工人宣传学校、工人补习学校、劳动妇女补习学校,邀请周恩来等领导人作政治报告等,提高工人觉悟,引导他们努力奋斗,为唤醒民众罢工有效打击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经济的统治作出了突出贡献。

      胜利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奋斗。邓中夏在牺牲就义的最后时刻,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深情地说:“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区了,你们继续发奋奋斗吧!最后胜利中就是咱们的!”1933年9月21日黎明,邓中夏从容地穿好衣服,在雨花台下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后英勇就义。

      邓中夏在狱中曾写道:“中国人很重视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了个人升官发财,那么苟且偷生的活,也能够叫作虽生犹死,真比鸿毛还轻。一个人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正是有无数个像邓中夏这样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奋斗者,才换来革命胜利之花的绽放。没有先烈们的视死如归,没有英雄们重于泰山的牺牲,革命的胜利都将无从谈起。

      胜利是把坚持定为永恒的奋斗。坚持就是胜利。没有强大的战略定力,没有长期的忍耐,胜利终将无法实现。邓中夏尽管遭受了王明等人的不公正待遇和残酷的批判打击,尽管遭受了国民党政府想尽办法地威逼利诱,但他始终在坚定地执行党的各项决定。他说:“一个人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也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受到挫折就失去了信心。”

      1933年1月,在中国互济总会遭到敌人严重破坏后,邓中夏调任该总会党团书记兼主任,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中进行恢复工作,也致使他在该年5月第四次被捕。邓中夏用毕生的时间、精力乃至生命,都在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为党工作。无论自己是否被重用,工作是否有很大危险,他都“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生动诠释了中国人的精神。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我们更须通过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奋斗,走出一条现代化强国之路,走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之路!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