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井冈伉俪
    发表时间:2017-10-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赖小通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这就是历史上的“井冈山会师”。在湘南农军中,有一部分是湖南省宜章县碕石村的女青年,彭儒就是其中一员。

      彭儒1913年出生于湖南宜章,1926年进入设在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在这里,她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1927年4月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初,朱德、陈毅在宜章发动了湘南起义,许多当地民众参加到革命队伍中,彭儒也由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之路。

      1928年夏,彭儒随红四军二十九团进军湘南,攻打郴州,战斗失利,队伍被冲散。彭儒随红军大队部分战士返回井冈山的途中,毛泽东率军收复了遂川县城。不久,彭儒被派到遂川县委做宣传工作。在这里,她与时任遂川县委书记的陈正人相识了。

      陈正人是遂川本地人,1907年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冬发起组建了遂川地方党组织,1928年初跟随毛泽东投身到井冈山革命斗争中,被誉为“井冈之子”,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在遂川工作没多久,彭儒调到了湘赣边界特委做妇女工作,而陈正人此时也调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如此一来,他们两人见面的机会便多了起来。

      有一天,彭儒收到陈正人写来的一封信,陈正人用工工整整的毛笔字,表达了对彭儒诚挚的感情。信是用文言文写的,彭儒开始还有点看不大懂,但又不好意思去问,便去找贺子珍和嫂子吴仲廉商量。她们都称赞陈正人,说他年轻、干练,工作能力强,作风朴实,立场坚定,建议彭儒考虑考虑。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经过贺子珍和吴仲廉牵线搭桥,彭儒和陈正人在井冈山茨坪结婚了。结婚时,他们既没有房子,也没有新衣服,甚至连床褥等最起码的家庭用品也没有,真可谓家徒四壁。婚后,彭儒依然和当时在遂川县委工作的康克清住在一起。

      事后,遂川县委的同志知道陈正人、彭儒结婚连被子也没有,送来了一条薄棉被。前方红军回到山上,闹着要吃他们的喜酒。他们请县委的同志帮忙买了一只大母鸡和几斤猪肉,又准备了些米酒,架起木板就当饭桌。陈毅、宋任穷、杨至成等同志参加了他们简朴的婚礼。此后革命风雨四十多年,从赣南到延安,从西北高原到白山黑水,从东北到江南,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他们始终生死与共,可谓革命夫妻的楷模。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湘赣边界特委和红五军按照部署留守井冈山,于是彭儒和陈正人都留下来了。不久,敌人对井冈山发起了进攻,彭德怀率红五军突围,特委被打散了,只剩下陈正人、彭儒和王佐农三人。为了防备敌人搜山,他们搬到荆竹山的一个山棚里,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通风报信,瞭望放哨,夜里给他们送饭送水。在山上住了几天后,他们认为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尽快下山寻找党组织。王佐农提出回遂川老家去找地方党组织,与陈正人、彭儒告别后,王佐农先下山了。

      冬天的井冈山寒风刺骨,为了御寒,他们捡了些杉树皮垫地,群众虽然送来了一床破了十几个洞的棉花套,但竹棚四面透风,仍然冷得根本无法入睡。敌人天天搜山,到处烧杀,要找些吃的真是难上加难!有一次,他们从废墟里挖出一些烧焦的谷子,两人高兴极了,用手搓出米芯,和着挖来的野菜、竹笋熬点汤喝。一连二十多天,他们就是这样勉强充饥的。此时,彭儒已有身孕,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身体更感虚弱,有时走着走着就不得不躺下来歇一会儿。虽然条件异常恶劣,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总有一天会找到党组织,找到红军!

      在荆竹山住了二十多天后,留在宁冈坚持斗争的何长工知道了陈正人和彭儒还在井冈山上坚持斗争,便派了两个人来寻找。费尽周折后,他们终于找到了陈正人和彭儒。

      1929年秋,陈正人送彭儒到永新大湾生孩子,彭儒住在大湾村一个共产党员的家中,当时生产条件特别差,连被褥也没有,只垫了些稻草。孩子顺利出生了,陈正人和彭儒都很疼爱这个孩子,但为了工作,他们最终还是忍痛把孩子托付给了当地乡亲抚养。临走前,地方的同志每人凑了几角钱,换了两块大洋送给抚养孩子的乡亲。从那以后,陈正人和彭儒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孩子。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委托民政部门打听孩子的下落,得到的答复是:孩子6岁那年生了一场病,因为没钱医治而夭折了。

      1930年,彭儒由共青团员正式转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34年,彭儒随红军参加长征,次年2月,按照组织的决定,彭儒随患病的陈正人到白区治病,先在广州、番禺,随后回到彭儒的老家宜章。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与掩护下,陈正人化名胡思义,夫妇俩边教书边治病,秘密宣传革命,为革命积蓄力量。直到1937年春,收到延安的来信后,陈正人、彭儒才分路辗转南京、西安,历尽艰难,先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陈正人出任江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之后回北京任职,彭儒随丈夫一起从江西回到北京。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得到组织和群众的一致好评,1960年还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彭儒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委员。党的十二大上又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陈正人、彭儒夫妇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子女“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同工农子弟交朋友,多向他们学习”,不能搞特殊化。正是他们严格的教育,使其子女都能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今年,正值八一起义、秋收起义以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同时也是陈正人诞辰110周年,陈正人、彭儒夫妇的后代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捐赠了陈正人、彭儒曾用过的手表,以供后人瞻仰。与此同时,在陈正人的老家——江西省遂川县泉江镇大屋村,一所由彭儒捐建的希望小学屹立在这块红土地上,它承载着这对相濡以沫四十余年的革命夫妻对后代的祝愿与期望。

      (责任编辑:陈蓉)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