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党建网 > 党建论坛
    创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发表时间:2020-06-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因此,学界需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积极提升中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

      第一,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提高其标识性、艺术性。当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在国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语”“失踪”“失声”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表达上还没有形成中国特色。对此,一方面,要善于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让中国声音在世界上“听得见”“叫得响”。因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扎根本土、放眼世界,从事实、逻辑、价值、表达等不同层面,依照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凝练国际社会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另一方面,要改进和提升中国话语的言说方式和言说艺术,构建易于为人民和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喜爱的话语形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能生搬硬套既有词汇,而要创新发展新的概念。既要掷地有声,又要通俗易懂;既要朴实真挚、生动形象,又要清新脱俗、娓娓动听;既要充满自信,又要温和亲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样才能让中国话语在国际社会“听得见、传得开”。

      第二,提高话语体系的思想性、解释力。话语的表象是语言,背后是思想。人与人之间的话语交流,本质上是主体间通过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思想和精神沟通。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提高话语的内在思想性、现实解释力和指导作用。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思想性和解释力,就要立足当前国内国际重大课题,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进行深刻、彻底的研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在对当代中国的研究中形成具有较强解释力、说服力的成果,只有对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论分析和建言献策,只有对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时代问题作出积极而富有远见的回应,中国的学术才会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尊重,中国的学术话语才能在国际社会更好地传播。

      更具体地看,一方面,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内在思想性,让中国话语“有内涵”。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资源,探索富有中国特色、展现全球视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突出问题意识,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现实解释力和指导作用。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深入研究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又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命运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更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为解决国际国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第三,增强中国话语的全球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经过深入细致地考察和研究;二是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经得起国际社会的深究、研判和检验。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离不开植根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世界、研究世界,努力为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只有这样,“中国声音”才能广泛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才能逐渐构建和发展。同时,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还要经得起国际社会的检验和考验,在与外国各界的交流与交锋中提升中国话语权。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不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而要勇于自己去说,“自己讲自己”;不能跟着别人说,人云亦云,而要“讲好中国故事”。此外,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努力推介中国高水平研究成果,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在国际舞台上解读中国实践、传播中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话语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四,提升话语体系的持久性和生命力。在中国话语的传播过程中,“传得久”比“传得开”“传得广”更难得,也更重要。一种声音可能一时“传得开”,但并不一定“传得久”。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来保证中国话语传播的持久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与时俱进的话语应对不断发展的实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编辑:杨丽珺
    党建网出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