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刘东超:培育青少年坚定的政治认同
    发表时间:2019-09-18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当代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和多元激荡的思想条件下,培养青少年正确坚定的政治认同至关重要。为此,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许多具体而明确的设计和措施。

      第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方面在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中要深入地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使这些原则通过身边制度的落实自然而然地渗透进青少年的头脑。另一方面在教育内容的选取编排中必须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开,尤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体内容安排进教学。为此《意见》提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青少年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安排不同的教学重点。在小学阶段,重在培育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初中阶段,重在打牢他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在高中阶段,重在提升他们持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素养,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在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他们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担当,引导他们坚定地去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充分借助中国当代实践和历史经验的深厚资源。人类的心理认同从根本上说来自实践的凝聚,既来自前人传承的历史经验,更来自自己亲身参与的现实实践。当代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无疑紧密关联着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同时也和漫长的民族历史演化过程的经验积淀有关。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鲜活的材料呈现给青少年,既让他们看到其中不容置疑的深广客观事实,也让他们看到其中清晰明确的政治演进逻辑;既让他们看到这条道路取得的巨大成果,也让他们看到这些成果指示的未来前进方向。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把中国近代屈辱探索的过程深细地告诉他们,让他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中国人艰难追寻的历史成果。只有借助现实实践和历史实践的深厚资源,广大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才能指向正确的方向,才能坚韧长久。

      第三,充分发挥课程和教师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政治认同的培育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最为主要的培养环节和程序,思政课教师是最为主要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当前青少年政治认同的培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水平。关于课程,在充分继承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从内容到形式、从课内到课外、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创新。其中,非常关键的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和系统性、全面性的原则。前者要求在课程创新中要引入广阔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富有时代特色的语言体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今天的政治课程中,思想知识的崭新丰富和政治方向的准确坚定,二者缺一不可且应该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后者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及与其他课程的协同关系。《意见》提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明确要求,这是对教师素养提出的全面标准,这些要求涉及人的知情意多个精神层面,同时《意见》还详细设计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实施方案。

      第四,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说明青少年政治认同的培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一方面,《意见》提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课程体系的配合问题。另一方面,在教书育人之外还要形成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把政治认同教育融入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整合各种教育措施和机制,形成高效优化的政治教育系统工程。

     

    (责任编辑:朱琳瑄)

    网站编辑:朱琳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