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王进:“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概念的三种理解
    发表时间:2017-11-14 来源:求是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一个标识性概念——“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因此,“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理应成为我们高度关注、认真思考与深入分析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深刻的实践问题。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掌握“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这一标识性概念呢?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生活质量”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国内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解。因而在对生活质量的测量和评估上,也相应存在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参照和借鉴学界关于“生活质量”的界定和表述来进行探讨。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理解、测量与评估也可尝试运用三种不同的方向或路径与方法。

      第一种理解是把“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定义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客观党内政治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可以说,所谓“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就是指一定时期或阶段之中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内政治生活条件的综合状况。换言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就是党内政治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这种看法主要从影响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内政治生活的客观条件方面来理解“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将其作为反映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内政治生活条件、党内政治生活水平,同时也反映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程度的发展指标;研究者在测量和评估这种意义上的“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时,主要运用党内政治生活所需物质或东西(包括场所、设备或设施、物品甚而经费等)数量、党内政治生活能力培训次数、党内相关会议次数、党内规章制度条例文件制定数目、党内政治生活主题调查或调研频率、党内政治活动出勤率与参与率等反映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内政治生活条件的客观指标。

      第二种理解是把“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定义为社会或人们包括党员对于党内政治生活总体水平和各种客观党内政治生活条件的主观评价,看作社会或人们包括党员对党内政治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以及对党内政治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来说,“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定义是“对于党内政治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总结”。这种看法是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方面来理解“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因而研究者在研究中主要采用反映人们对党内政治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指标来测量和评估“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第三种理解是将上面两种理解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认为“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是由反映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内政治生活状况的客观条件和社会或人们包括党员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内政治生活状况的主观感受两部分组成的。“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中既包含客观条件,又包含主观评价,因而,在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估时,应该既有反映党内政治生活条件的客观指标,又有反映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或个体党员满意程度的主观指标。须知,客观指标是从产生“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成因”方面来进行操作化的,是“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投入”;而主观指标是从“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结果”方面来进行操作化的,是“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产出”。

      实际上,这种客观存在的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概念多种不同理解的现实,是人们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这一特定领域中的现象在认识上逐步深化、逐步发展过程的一种反映。同时,它也是不同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现象中的不同方面的一种反映。我们的任务并不是去评判孰是孰非,而是要在理解这种现实的同时,尽可能梳理出内涵明确、界定清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使之能既关照到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现象的不同理解,也有利于不同的研究者明确自己所研究现象的内涵和重点究竟是什么,更有利于全体党员干部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有针对性地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

      诚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新时代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质量,则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词汇。毋庸置疑,对“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重视和讨论可谓正当其时。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政治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马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