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褚文静:为政用权应多些“大情怀”
    发表时间:2017-07-17 来源:求是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自古以来为政用权者,是否具有公心,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然而现实生活中却不乏一些为政用权者或受诱于金钱物质,或有碍于世俗人情,忘记了“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道理,拼命为自己、为家人谋私利:自己旅游,公家埋单;子女上学,公车接送,亲人工作,公权安排……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把可以肆意挥霍公款,利用公权当作炫耀的资本,长此以往,最终身陷囹圄。

      《吕氏春秋》有云:“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为政用权者只有视个人利益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党员干部应划清公私的界限,常把公私之心放在天平上量一量,少一些谋私“小心思“,多一些为公“大情怀”。

      一要公私分明。用权而不谋私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为政用权的基本准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划清公与私的楚河汉界,节制为己私欲。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把握原则与亲情之间的关系,不因私情乱公事,对自己的亲属加强教育,特别是对配偶,对子女,不能因“后院起火”而殃连“鱼池”;树立正确的友情观,牢记“交友需谨慎,行事需三思”,把握好情理之间的尺度,不能受朋友关系所左右,更不能因一时的朋友义气而乱了原则。

      二要先公后私。先公而后私是处理公私关系的基本原则。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把国家,百姓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担忧,为人民幸福出力,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有具有的政治抱负和胸襟胆魄。同时先公后私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常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那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写在旗帜上,铭刻在心中。党员干部要时刻把“公”列于“私”前,以工作为先,以事业为先,宁可个人吃亏,也要把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危难时刻无私无畏、勇往直前,见困难就上,见好处就让。

      三要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是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人民的儿子焦裕禄,满腔热血,身先士卒,拖着带病之躯冲在一线,“造桐林”、“除三害”改变兰考面貌,为人民鞠躬尽瘁谋福祉;“草鞋书记”杨善洲,老骥伏枥,意气风发,舍小家为大家 ,踏上大亮山,植树造林20余年,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人民“樵夫”廖俊波,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到“一线”工作,在“现场”办公,用“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来政和巨变……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下什么?”。在他们心中有国, 有党,有人民,唯独没有他们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立党性,戒私心。一心为公的工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入党时的庄严承诺,当公与私发生冲突矛盾时,做出大公无私的选择。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既然为官从政,就应严守正道,摒弃私心。每一名官员只有收起为己谋私“小心思”,释放为公“大情怀”,才能不让“公仆”变“私仆”,不让“公权”变“私利”,我们的政治生态中才能不断注入清风正气。(作者单位:河北省泊头市河东街道党委)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