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林海极寒,他在70米高空测气象
    发表时间:2020-01-13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新华社哈尔滨1月12日电(孙晓宇、黄腾)清晨,冬日初升的日光照耀着小兴安岭。一辆汽车沿着公路在山间行驶,越过一个个山梁,穿过覆盖着积雪的松涛林海。山谷里一片寂静,耳畔只有车轮碾压地面的“沙沙”声。汽车停在一处气象观测塔前,马宏达跳下汽车,戴好手套、护具,开始了这次冰山雪海里的“爬塔”。

      马宏达是一名“90后”气象观测员,2013年从南京一所高校毕业后,回到位于家乡黑龙江省的伊春市五营区气象局工作。这里位于小兴安岭南坡腹地,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0.6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4.9摄氏度。从五营区城区出发,要通过一条三公里的狭窄土路,才能到达五营区气象局的办公楼,而从局里要到达这处观测塔所在的位置,还需要20多公里的路程。

      观测塔有70米高,在不同的高度装有多个监测设备,用于监测空气湿度、气压、风速、风向。“虽然这些设备可以自动采集数据,但维护它们依然需要有人爬上去,每月月末还需要将塔上的降尘缸取回,进行分析。”马宏达说。

      铁塔上没有外置的梯子,要“钻”过面积不足半平方米的三角形钢梁空隙才能进入塔内向上攀爬。马宏达用手牢牢抓住头部上方的钢梁,将双脚抬起伸进塔内蹬住,做了一个下腰动作,才将身高1米87的身躯“缩”了进去。

      马宏达拿起盛放降尘缸的圆柱形铁桶,背上装有笔记本电脑和万用表的背包开始爬塔。塔内活动空间狭窄,他高大的身材成了攀爬的负担。他边爬边喘着粗气,手里的铁桶撞在铁塔上,铿锵作响。

      “我不能穿太厚的棉裤,不然在塔上腿没法‘回弯’。”马宏达说,不到二十分钟,双腿就冻得发麻,爬得越高风就越大。距地面三四十米时,能感觉到塔身在寒风中微微晃动。

      在距地面六十米处,马宏达从塔内“钻”到平台上检修湿度传感器。在这个高度,寒风不再有树木的遮挡,“嚣张”地向马宏达发起“全方位”侵袭。马宏达脱下手套,操作电脑和万用表来检测设备,隔几分钟就要搓搓冻得发麻肿胀的手。“像无数把小刀子扎过来,每一个毛孔都是冷的。”马宏达说。

      近四十分钟后,马宏达回到地面。此时的他冻得满脸通红,鼻涕不断,四肢在寒风中微微地颤抖。他甩了一把鼻涕咧嘴笑着说:“设备一切正常,不然还得拆下来寄回厂家修理。”

      像这样的攀爬,马宏达每月都要进行三四次,对他而言,这已是“家常便饭”。

      “虽然我在林区长大,但工作前从没接触过这样的环境。”从繁华的大城市回到大山里的气象局,巨大的反差曾让他有些不适。“刚上班时,每到爬塔的前一天夜里,一想到自己要在高空中经历一番‘惊心动魄’,就紧张得睡不着觉。”

      马宏达说,自己也想过换份工作,但看到和同事们一起努力采集到的数据在预报天气、评估生态状况、营林生产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成就感很快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五营区气象局拥有丰富的红松观测资源,自1957年建站以来,具有未中断、准确的红松观测数据,是开展红松观测研究的绝佳地点之一。一个个科研团队的到访,也使这里工作人员的科研视野得以拓宽。

      “刚工作时,收集完数据,我不知道如何分析。”经过与科研团队合作和专家指点后,一串串冰冷的数据在马宏达的眼中“活了起来”。一次次参与项目,一次次坚持,马宏达逐渐成为局里的专业骨干,参与撰写的论文也发表在了学术期刊上。

      “2005年,中国气象局在我们局建设了森林生态监测站。前几年,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也与我们合作,建设东北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国家对生态的重视,让我们单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马宏达说。

      目前,五营区气象局搬进了新的办公楼,具有完善的现代化观测和科研设备。2019年,五营区气象局晋升为国家级气候观象台,一批又一批像马宏达一样年轻人的加入,让这个大山里的气象站在同级别的气象站中成为“高地”。

      “春天的万树新绿,夏天的莽莽林海,秋天的五花山色,冬天的林海雪原,站在塔顶,这些景色尽收眼底。”马宏达说,他早已享受起这份工作,也将一直在这里干下去,欣赏着四季更替,看护着这片祖国北疆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

    网站编辑:白 梦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