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万米高空的急救 宣武医院医疗队返京遇突发心衰老人
    发表时间:2019-07-23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飞机上,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医师刘清海在为老人量血压。

      本报记者 刘欢

      昨天,在宣武医院心内科病房里,74岁的肖先生精神已好转,正在等待进一步治疗。很难想象,两天前由多伦多飞往北京的航班上,老人在鬼门关打了个转。幸运的是,他在万米高空遇到了一群训练有素的医生——一支来自宣武医院的援外医疗队。

      加拿大多伦多时间7月20日14时30分,加航AC031航班起飞。这趟航班从多伦多飞往北京,在这架飞机上,有一支由10名宣武医院医生护士组成的医疗队,他们刚刚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完成了一个月的援外任务。

      从多伦多飞回北京需要14个小时。飞行7个多小时后,正在北冰洋上空。医疗队员、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医师刘清海吃了半片安眠药,眯着眼睛准备睡一觉。突然,机上广播响起,空中乘务员焦急地询问航班上有没有19C座位乘客的家属,同时紧急呼叫医务人员。听到广播,坐在54排的刘清海立刻站了起来,坐在56排的医疗队员、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汤劼几乎同步起身,两人迅速来到这位乘客身边。

      走到19排,两名医生发现这是一位华裔老人,在他身边,有一位华裔空中乘务员。刘清海和汤劼向空乘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随即为老人进行查体。刘清海注意到老人的头已经耷拉下来,嘴角还有口水。他们过去,拍着老人的双肩说,“老先生!老先生……”大声呼叫中,老人只能微微睁开眼睛,浑身无力。汤劼是神经外科医生,他握了握老人的左手,又握了握老人的右手,再抬老人的双脚,初步排除了脑卒中。老人看起来病情特别危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们注意到老人随身带了一个小包,打开随身包,发现里面有几瓶药品,这些药物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可能是心衰加重了。就在医生商量如何进行治疗时,机长委托乘务员来询问:“是否需要紧急降落?”考虑到这一决定将影响飞机上几百人接下来的行程,刘清海很慎重,“我们感觉目前的信息太有限,决定稍后再做决定。”

      经济舱位置狭小,经过沟通,机组在头等舱为老人找到了座位。两名医生把老人抬到轮椅上送到头等舱平躺下来。随后,他们利用飞机上的医疗设备为老人进行简单检查,排除了低血糖的可能。“估计是路途劳累导致旧疾加重。”他们决定让老人吸氧,上半身抬高,“半卧位,可以减轻心脏的压力。”

      大约20分钟后,老人心率下降到每分钟91次,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8%,血压基本正常。“那一刻,我的心才踏实下来。”刘清海赶忙请空乘转告机长:老人情况暂时平稳,可以继续飞行。

      这时,刘清海他们才了解到,老人今年已经74岁,既往有冠心病和心衰病史。这次老人飞往北京,正是要到宣武医院来看病,没想到,在飞机上就遇到了宣武医院的医生们。

      之后一个多小时,医疗队员们轮流过来照看老人。北京时间7月21日16时许,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医疗队队长、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神经外科主任陈革等人一起护送着老人从机场赶到医院,把老人安顿在心内病房。期间,老人一直用广东话不断地说着:“谢谢!谢谢!”当天21时,老人在广州工作的女儿也赶到了北京。

      “这场旅途虽然因此而有些劳累,但利用我们的专业技能使患者转危为安,内心更加轻松!我感到这就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初心。”刘清海说。

      原题:万米高空的急救

    网站编辑:白梦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