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李建华:三代“国门”的见证者
    发表时间:2018-05-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严 冰 吕安琪 侯 颗

      4月20日下午1点,北京气温直逼30摄氏度。

      在偌大的施工场地里,地面一尘不染。阳光透过几千片形态不一的拱形玻璃倾泻下来,洒在李建华身后。此时的他正蹲在一根柱子后面,仔细检查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你看这里,还有条缝没对上。”“骨架连接处才用了两个螺丝钉,太单薄了。”他一边向工人指出,一边用手机拍照记录,等整改完了,他还要一一复查。

      这是位于北京天安门以南46公里,雄安新区以北55公里的首都新机场建设工地,主体工程预计年内完成。抬头望去,航站楼顶流畅的曲线已呈现出“凤凰”展翅欲飞的姿态。工程明年7月竣工验收,10月1日试运行。建成后,新机场将大大缓解首都国际机场空域资源紧张的局面,成为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国门。

      今年48岁的李建华是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建设副总指挥兼项目经理。他身材健硕,长着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他出生的70年代,正是中国对外友好往来频繁时期,外国领导人及王室成员纷纷来华,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加速向前。

      1995年大学毕业后,李建华便投身到机场建设中。从最初面积只有33.6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配备世界上最先进飞机引导系统的T3航站楼,再到如今创下两个世界首次——“双层到达、双层出发”“高铁线路在航站楼内部穿过”的新机场,20多年的机场建设生涯让李建华成为北京民航事业尤其是被誉为“第一国门”的机场建设的见证者。

      在李建华看来,建机场需要与时俱进。“我喜欢新思路,新方法。”他至今记得在建设T2航站楼时,老一辈工程师用纸笔绘图,用手算所有数据,“图纸堆得跟山一样。”如今,他的团队引入了数字化施工,所有方案直接在电脑里进行三维建模,“一张图纸也不需要,一个数字也不用手算。”

      在秘书孙斌眼中,李建华是一个“超级完美主义者”。桌面上从来不会留过夜的文件。每天晚上8点,管理团队准时开会。他掏出一根笔,对着任务表一项项核实。这一项完成,划掉。下一项未果,找到责任人,说明原因,即刻解决。

      对于现场施工环境,李建华也要求保持干净、有序。工人们会随身带着扫帚和簸箕,及时清扫施工残余。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机场航站楼视察,他指着干净整洁的工地称赞道:“现场管理井井有条。”作为新机场设计者的扎哈·哈迪德工作室负责人更是在参观后感叹:“这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工地。”

      目前,工期目标提前完成,质量安全坚持高标准。机场航站楼主体已进入精装修阶段。李建华办公桌前的进度表上显示着:4月28日,航站楼前高架桥完成施工;10月底,外立面亮相;年底,进行单系统调试……

      “机场比我自己的孩子都亲。”每当路过自己曾参与建设的航站楼时,李建华总会驻足停留片刻。这里有最漂亮的清水混凝土墙面,那里大面积使用了钢绞线……一砖一瓦都凝结着自己和无数机场建设者的心血。“想到参与了这么多大工程,挺自豪的。”李建华微笑着说道。

      更让他欣慰的是,平日难得一见的女儿也知道爸爸在干了件了不起的事。小小年纪的她告诉李建华下次要考班级第一名,“毕竟我的‘野心’和我爸一样大。”李建华特意把这段话截图保存下来,夜深人静时翻出来看看,心里就充满了动力。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高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