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朱有勇:把“天拉长,地拉宽”
    发表时间:2017-08-14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朱有勇:把“天拉长,地拉宽”

    ——“农民院士”朱有勇让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有效转化

    作者 谷业凯

     

      朱有勇院士(左三)在面试学员。   云南农业大学供图

     

      “介绍一下你自己。”

      “我叫李克华,19岁,富永村的,想参加马铃薯种植培训班……”

      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邦乡政府,不久前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面试,考官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考生是乡里的普通农民,要考的则是“院士农技班”。

      “冬闲田,能生钱!”不少村民听说这位朱老师有能耐,都想拜师学艺,“院士农技班”一下子火了。村民们送给朱有勇一个亲切的外号——“农民院士”。

     

      把“天拉长”,避开病害多发期种植冬季马铃薯

      “现在冬春季节,全国各地餐桌上的洋芋丝,5盘中有4盘是云南产的。”提起洋芋也就是马铃薯,朱有勇很自豪。

      夏季是云南的降水高峰期,这个时期也是作物病虫害集中爆发的时期。一般来说,马铃薯5月种10月收,夏季降雨高峰期正是马铃薯“长身体”的时候,比较容易遭受病害,影响收成。

      为什么不能把“天拉长”呢?朱有勇说的“天拉长”,就是利用云南“冬无严寒”的特殊气候条件,避开降雨导致的病害多发期,种植冬早蔬菜。2013年开始,朱有勇带领团队在云南种植冬季马铃薯,并迅速推广了1000多万亩。由于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可种植产地较少,因此冬季马铃薯鲜薯的价格是正季价格的5倍左右。种植冬季马铃薯渐渐发展成为山区农民的一大致富产业。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结对帮扶澜沧县。“这里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人均耕地近6亩,但是没有把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老百姓长期靠天吃饭,只种了少量的玉米、水稻和甘蔗,冬天基本撂荒,蔬菜水果甚至要靠外地运进来。”朱有勇说,当时自己感到非常内疚,搞了几十年的农业,澜沧县只来过两次,“我们还是来得少,这个地方不该穷!”

      从2015年开始,朱有勇就把根扎在了澜沧县。“那段时间,朱院士几乎是‘连轴转’,把每个村子都跑遍了。白天在地里观察记录,晚上召集大家讨论研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当地最适合的种植项目。”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吴伯志说。

      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论证,朱有勇和团队成员一致认为,以马铃薯为代表的冬早蔬菜可以成为当地脱贫的有力抓手。“冬季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周期短、见效快,澜沧县可以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有了这个‘时间差’,就不愁没销路。”朱有勇信心满满。

      2016年年初,朱有勇第一次来到澜沧江畔的蒿枝坝村,面对美丽又贫困的拉祜族村寨,他决心一定要让当地的老百姓富起来。此后一年多,他先后十几次来到这里,手把手地传授当地村民种植技术。从种薯的选择、到拱棚的建造,从种什么、怎么种,到抓经营、找销路,院士成了这个偏远山村的扶贫“带头人”。

      今年4月,蒿枝坝村的村民种了不到半年的冬季马铃薯迎来大丰收:亩产达到3吨,地头的收购价一公斤3元,平均每亩收入9000元。十几户农民脱了贫,“农民院士”的名声也传开了。

     

      把“地拉宽”,克服三七种植的“连作障碍”

      三七是我国大宗中药材品种,也是云南生物药业及健康产业的标志性品种。“三七种植有个难题,就是种完一茬后,十几年都不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种植三七,农业上称这种现象为‘连作障碍’。”吴伯志说。

      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不停地探索解决“连作障碍”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一般来讲,解决‘连作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是作物轮作,但作用并不明显。利用化学试剂对土壤进行消毒,虽然有一定效果,却会严重污染土壤环境。至于农药,我们试验了上百种农药防治,也没有突出的效果。”朱有勇说。

      朱有勇认为,高产栽培才是导致“连作障碍”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改变生产方式。“对中药材而言,大多数品种是野生或半野生,很多品种还处于驯化阶段,未进行品种改良,也不具备耐肥、高产等农艺性状,将这样的品种直接用于高产栽培就会出现‘连作障碍’等诸多问题。”

      在澜沧县竹塘乡海拔1500米至1900米的山区,分布着大片茂密苍翠的思茅松。朱有勇发现,在这里的思茅松下种植三七,有效利用野生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相生相克”的原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三七的“连作障碍”。目前,借助于思茅松林下自然环境,朱有勇的团队已成功解决了三七育苗“连作障碍”,他也将这种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搭配种植”的尝试形象地称为把“地拉宽”。

      被“拉宽”的除了三七的生长空间,还有农民的致富路子。澜沧县松林资源丰富,适宜林下三七生态有机种植的林地约25万亩,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重),这样,村民每亩林下三七的种植收入可达5万元甚至更多。“现在这片林子值钱了,不仅可以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同时还可以引导老百姓植树造林,提升生态质量。”朱有勇说。

      在澜沧县的每片示范种植基地,都有一个监测器挂在林间,全天候地监测种植区域内的土壤、大气状况。比如,雨季来临,监测器显示降雨量到达警示值时,就需要用避雨膜调节雨水,控制病虫害发生。凭着这样严谨的科学管理,朱有勇团队逐步建立了林下三七种植的技术标准。

     

      “如果能让成果转化到田里去,这种高兴才是常年的”

      “天拉长,地拉宽。”怎么都不像院士讲授的理论,倒像是一位老农几十年劳作总结出来的谚语。朱有勇经常开玩笑说,“原以为考上大学以后就不用再种地了,没想到还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7年他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朱有勇深知,农业生产最怕的就是病虫害,可是如何才能让作物不生病?这成了他一辈子的探究方向。

      上世纪80年代,云南很多地方的水稻都遭受稻瘟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一个地方,朱有勇却发现种着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里稻瘟病很轻,而在只种一个品种的田里,病害却比较严重。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朱有勇觉得很奇怪,他想:会不会是有些品种天生就对稻瘟病有抗体?如果这个品种能抗三五个病害,那个品种能抗三五个病害,把它们混合种在一大片田里,不就能抗6到10个病害了吗?

      知道作物多样可以控制病害,这只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如果不清楚控制病害的机理,就不能推广应用,也无法让农业增产,帮农民增收。

      朱有勇开始做小面积实验。经过10余年的努力,近千次的实验,他最终证实:生物多样性是控制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结果在《自然》杂志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提出了品种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基本效应、作用和规律,解析了多种因素控制病害的机理。

      “发文章只能高兴十天八天,得个奖顶多高兴一两个月,如果能让成果转化到田里去,这种高兴才是常年的。”过去30年里,朱有勇不断将理论转化成技术,用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创造价值。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个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实现增产20%—30%。

      “我说到底是个农民,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朱有勇开办的“院士农技班”教的就是农民最需要的实用农业技能。不用背书,也不用考试,学员完全是“用产量说话”。

      “以种马铃薯为例,9月开学,学习就在田间,每人发一亩地的种子,收获时把马铃薯拉过来。亩产2吨,60分;2.5吨,良好;超过3吨,优秀。”朱有勇笑着说,“要是低于2吨,就毕不了业了。”

      (责编:刘文韬)

    网站编辑:唐明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