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多些压担式培养
发表时间:2025-11-1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卢默民
坚如磐石的定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驾驭风险的本领,绝非在温室里、在书本上轻易获得,只有在实践的大熔炉中反复锤炼,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破浪前行
“多压压担子,才能快长路子。”这句在基层工作中流传的俗语,蕴含着干部培养的朴素哲理。年轻干部阅历少、经验浅,只有多一些压担锻炼,在实践中施加压力、分配重任,方能增长见识、磨砺本领。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压担式培养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增加工作量,更非不负责任“甩包袱”,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干部放到关键岗位、艰苦环境、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阅历不丰、经验不足,容易产生浮躁、躺平、攀比等不良心态。当前,我们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坚如磐石的定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驾驭风险的本领,绝非在温室里、在书本上轻易获得,只有在实践的大熔炉中反复锤炼,在急难险重任务的磨刀石上砥砺锋芒,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破浪前行。
也要看到,有些单位对压担式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存在“惜苗”心理,害怕担子重了把“幼苗”压垮;有的出于保护心态,重要岗位、关键任务习惯于依赖“老将”,担心年轻干部经验不足捅娄子、惹麻烦,致其难有独当一面的机会;有的存在放任倾向,把干部“放下去”后就疏于管理关心,导致墩苗锻炼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经事之道,识人为先。选准对象是压担式培养的第一步,要在经常性近距离接触中精准识别好苗子,通过年度考核、专题调研、一线考察等方式,把那些有潜力、有朝气、有闯劲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更早的实践机会,推动能力迭代和心理成熟,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脱颖而出。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艰苦环境、吃劲岗位最能磨练人的意志、锤炼人的作风。要讲究科学方法,围绕中心工作和长远发展需要,注重基层导向,精心设计锻炼路径,确保压出动力、压出潜力、压出成效。要根据干部的专业背景、能力特点、发展潜力和性格特征精准匹配工作,把善协调的干部放到改革领域,把有闯劲的干部放到开拓前沿,把韧劲足的干部放到维稳一线,使压担子合理可控,实现“跳起来摘桃子”。要推动多岗位交流,让年轻干部经历不同环境、接触不同业务,避免思维局限,培养复合型能力,做到扬长避短与补短强弱相结合,从“压担子”里长出真本领。
压担式培养,体现的是组织信任,承载的是事业希望。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大胆放手使用,又跟踪管理、悉心指导。定期了解被压担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进展,通过谈心谈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全程跟踪和动态评估,将表现和成效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不断激发年轻干部在担当中作为、在磨砺中成长的积极性,为推进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