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遵循“六个坚持”的重要原则
干春晖
“十五五”时期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五年,深入理解和自觉践行指导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原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蕴含的“六个坚持”基本原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把握发展主动权、赢得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十五五”这一的关键时期,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才能有效凝聚起全社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是发展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原则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范畴,成为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要求。在“十五五”时期,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特别是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面对“十五五”时期可能遇到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向纵深推进。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破解影响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十五五”时期,要着眼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同时政府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有机统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保障事业行稳致远的战略基点。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十五五”时期,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将维护国家安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要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数据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在发展中夯实国家安全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总之,“六个坚持”的重要原则,系统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体系。在“十五五”这一关键阶段,唯有将这些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网站编辑:王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