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 主管

《党建》杂志社 主办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党建网 > 思想理论 > 党建论坛 >
理论学习要坚持“慢火炖好汤”
发表时间:2025-09-29 来源:中国军网
于鑫文
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习主席强调:“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重要论述为年轻干部抓好理论学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然而,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在理论学习上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表态化、浅表化、功利化的学风仍然存在。须知,理论学习的过程,恰如烹制一锅醇厚的好汤,急切的大火只能煮沸表面,唯有持之以恒施以慢火,才能煨出其中真味,汲取全部营养,实现思想深化和觉悟提升。
理论学习要坚持“慢火炖好汤”,这是由理论的内在深度、认知的内在规律及实践的内在要求共同决定的。理论并非浮于表面的文字堆砌,而是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思想结晶。掌握理论,意味着不仅要知晓其言,更要通达其义,理解其内涵真谛与实践指向。实现这一学习目标,需要我们静心沉潜、反复研读、深度思考、逐步内化,方能真正汲取思想的精华,获得智慧的滋养。倘若在理论学习时一味求快,贪多嚼不烂,结果只能是浅尝辄止、似懂非懂,甚至误解歪曲,更谈不上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论学习坚持“慢火炖好汤”,首在精心“选料备材”,系统研读筑牢根基。美味的汤品离不开新鲜优质的食材,扎实的理论学习同样离不开对经典原著的深入系统研读。习主席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克服零散化、碎片化的学习倾向,静下心来,原原本本、逐篇逐段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要遵循理论自身的逻辑体系,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只有通过这种系统性的“备料”,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才能为后续的“慢炖”升华提供优质“原料”,避免理论学习踏虚走空,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理论学习坚持“慢火炖好汤”,贵在耐心“掌握火候”,深学细悟融会贯通。炖汤讲究火候均匀、时间足长,让食材中的营养与风味充分释放并交融。理论学习亦需如此耐心与专注,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吃小米饭,攻理论山”,强调“学习马列主义不能像看小说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而要一句句、一段段地认真思考,用心领会,要经常读、重点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沉住气,坚持深学深悟,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必需、一种责任来抓。要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反复咀嚼思考,不断深化认识,真正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如此通过持续不断的深思细悟,方能实现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又知其所以必然,将外在的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理论素养,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理论学习坚持“慢火炖好汤”,重在持续“添薪加火”,实践转化取得实效。一锅好汤的炖煮需要持续稳定的热源供给,理论学习的“慢火”同样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毅力与知行合一的实践转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理论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有“积跬步至千里”的执着。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将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探寻其内在联系与逻辑演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改进作风的标尺。如此,方能形成由理论指导实践、到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发展、再到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态势,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感受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真正自觉做到理论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
网站编辑:王寒
党建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