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细政治监督
谈羽
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政治监督作为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既寓于日常监督之中,更须在监督重点、监督内容、监督方式上彰显政治性方向性。要聚焦精准监督、具体监督、常态监督,将政治监督贯穿干部日常监督全过程各方面,致力完善工作路径方法,全力做实做细做深入。
聚焦精准监督,紧盯关键岗位关键人。政治监督难在精准、贵在精准,必须抓住要领、盯住关键。坚持把“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加强对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完善督促推动、听取汇报、谈话约谈、加强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等具体举措,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严的纪律执行起来。将目光精准投向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部位,做实岗位风险评估,采取岗位承诺、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等措施强化事前预防。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和工作一线履职情况,突出考察其在防汛救灾、应急抢险、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等一线中的拼劲闯劲与韧劲,加强精准使用,把政治监督成效转化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
聚焦具体监督,力求见人见事见思想。政治监督具体化,就是要着力把监督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找到落细落实的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有机融入到日常监督中。找准“国之大者”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职责任务的结合点融合点,看党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得怎么样,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突出对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情况的考核评价,从中透视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工作责任清单化,从接受监督事项和主动开展监督两个方面切入,确保责任传递到位、督查到位、落实到位,在明责压责中厚植履职尽责的行动自觉。建立“微问题”预警机制,将领导班子分析研判、考核指标推进落实、巡视巡察问题反馈等纳入预警信息渠道和范围,找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抓部署、抓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纠正搞变通打折扣、行动少落实差等问题,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切实落地落细、见行见效。
聚焦常态监督,突出多方联动多维度。政治监督要在日常、重在坚持,推动劲风常“吹”,离不开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监督机制的长效运行。突出多节点动态监督,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考察、家属沟通、明察暗访等制度,推动在集中换届、机构改革、干部调整等特殊节点实时动态监督,加大对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监督力度,让干部经常性接受“政治体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健全优化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发挥多方联动作用,充分整合各类监督资源,设置党纪政务处分、举报受理查核、经济责任审计等模块,集成干部相关信息,树立“大监督”思维,推动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贯通融合、产生综合效果。强化政治监督与选人用人、干部考核等工作的协同配合,将相关情况作为干部识别评判、考察考核、职务任免、奖惩评优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委组织部)
网站编辑:王寒